<<第372章 吴祖缃的认可(2/5)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72章 吴祖缃的认可(2/5)

,要想让杂志能够保持长久的活力,适当的为年轻人创作一些条件也是理所应当的。”

    林朝阳说道:“所以老王才把《人民文学之友》的工作交给你啊!”

    过年那会儿,林朝阳去谌容家聚会,王濛给他谈了要办创作函授中心的事,其中就包括了要为《人民文学》创办一份副刊《人民文学之友》的事,并把这件事交给了陶玉书。

    上个月,这件事已经文协内部通过了讨论,陶玉书也成了《人民文学之友》的副主编,主编还是王濛。

    让陶玉书这样一个年轻编辑成为副主编,哪怕是副刊,也足可见王濛对她的器重,不过这件事在《人民文学》内部倒也没掀起什么议论。

    主要是《人民文学之友》暂时的定位还只是为了配合创作函授中心而创办的副刊,不一定什么时候就取消了,陶玉书空有个“副主编”的名头,待遇一下没变。

    再就是陶玉书到编辑部以来,工作态度和成果也确实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

    别的不说,光是一个审稿量,她就吊打编辑部所有人。

    毕竟这年头可不流行加班,也就她这种习惯了自主内卷的人才会乐此不疲的加班。

    “有了《人民文学之友》当然会好一点,但副刊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人民文学》每期的销量一百四五十万份,副刊五万份的销量恐怕都是一大关,影响力与主刊不可同日而语。

    虽说是给年轻作家了一点锻炼空间,但力度还是太低了。

    人家真要练手,发地方小刊物不是更简单吗?”

    接手《人民文学之友》的工作后,陶玉书的压力很大,同时对于领导的理念也并不很认同。

    “治大国若烹小鲜。你和老王站的位置不一样,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同。

    站在老王的位置,一切以稳为主,《人民文学之友》的作用更像是一台备用的造血机器。

    要是真一上来就一股脑的挖掘大批新作家、新作品,很容易出问题。”

    陶玉书思考着他的话,点了点头,“也是,我就是想捧出两个名满全国的青年作家来。也许等我当了领导,可能比他还保守。”

    林朝阳笑着问道:“那这回捧捧这个小师弟?”

    陶玉书将稿子收回去,“算了吧。你都说差了点功力,我也不能总去跟领导争取,先跟他保持联系,指导指导他。”

    时间一晃到了五一,《闯关东》发表至今,外界的反响已经逐渐热烈起

本章第2页/共5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