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自己的牙医工作比起来,文化馆职工的工作简直太幸福了。
于华也曾无数次的畅想过,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写出名堂来,被调进文化馆工作,没想到这一天真的要来了。
“……听说你还有篇作品,马上也要发表在《人民文学》上对不对?”
电话那头的声音打断了于华的回想,他忙不迭的点头道:
“没错,没错。还有一篇叫《你也走,我也走》,这两天就会发表。”
“好好,我们文化馆现在就缺你这样的人才。手续这边我们正在办,半个月之内应该就会办好,你就等着调动函吧。”
电话那头的未来领导为自己单位即将招揽到一位年轻有为的作家而高兴,于华也为自己即将实现曾经的梦想而激动不已。
脑海中不禁回想起他那数百个埋头苦写的夜晚,想起了在林朝阳家吃过的那顿涮羊肉。
风雪浪霞,独属于文人的浪漫,这一切似乎变得触手可及。
于华放下电话,走出卫生院,站在那条街上。
街市虽小而窄,却热闹非凡,就像往常的日子一样。
刚才站在楼上望着这里时,他突然感到没有了前途,除了是年轻人对未来的迷茫,更多的还是被《闯关东》这样的给打击到了。
接完这通电话,于华发现他的未来好像一下子光明了起来,眼前的这条街也变得明亮了,变得可爱了起来。
他心中明白,是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那两篇文章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的心中突然生出了几分忐忑,也不知道以后自己还能不能发表出文章去。
陶老师保佑我!
“呦!大作家呢?”
院里唯一的护士姓张,年过四旬,资格比于华老的多,说话向来喜欢拿他开玩笑。
每个栏目下面只对应了一份作品名字,这期杂志并没有标明是“专号”,但不是专号却胜似专号。
于华并没有关注“香江湾岛文学”和“花城论坛”这两个栏目,而是把目光聚焦到了“长篇”下的那个耀眼的标题——《闯关东》。
看着这个名字,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个飘然的身影。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被人唤着回过神来,原来是有人要拔牙。
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