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书替林朝阳患得患失,他本人的心态却很稳定,反而劝道:
“这个问题你应该这样考虑。伤痕文学的流行本身是呼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在我看来,任何一个文学类型在短时间内受到如此大的瞩目和欢迎都是不太正常的。
把目光局限于同一个类型的作品,或者是短时间内的创作产出,这很容易让人丧失理性判断。
我们不妨把目光放的长远一点,五年、十年、二十年……也许到那个时候,这些作品依旧可以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我们这些人,哪还会有那么多人关注。
有好作品了,那就有点声音。没有好作品,就泯然众人。
这世界上的事,从来都是如此。
文学创作,虽然归根结底是靠作品说话,但又不完全是依靠作品,时代因素、社会环境都会有影响,像卡夫卡、司汤达这些人,难道他们的作品不好吗?
人力有时穷,现在不过是起步阶段,何必给自己自寻烦恼呢?”
畅谈间,林朝阳神色中有一股气定神闲,我自岿然不动的气势,陶玉书不知不觉的沉迷其中。
不过打过工的都知道,领导给你安排个工作,你要是一天就完成,那么接下来的工作,他都会以这个标准来要求你,只会高,不会低。
以陶玉书这个卷王的性格,林朝阳真要是一个星期把小说给写完了,他以后的日子恐怕就安生不了了。
人人都说他当了陶教授的乘龙快婿,却不知道他背后有个卷王媳妇,自己卷也就算了,还要逼着他一起卷。
林朝阳无奈的朝天叹了口气,“大概是有的吧。”
时间一晃便过了正月十五,这些天里,陶玉书时不时的就会催促林朝阳为新作品动笔,而林朝阳给出的答案一般都是“还在酝酿当中”。
今天陶玉书刚把那篇改了不知道多少遍的《牧马人》评论稿投给《燕京文艺》,《文艺报》不行,那就换个刊物发表,反正发表就行,她不认死理。
回来后,陶玉书和林朝阳聊起了新作品的事。
林朝阳想当咸鱼,但还没咸鱼到视金钱如粪土的程度,他也想住个宽敞的大房子、可以随时洗热水澡、有个宽敞明亮的客厅、有独属于自己的书房……
陶玉书只是试探性的一问,没想到还真是林朝阳执笔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