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个时候,他向《沪上文艺》投去的稿件终于有了回信。
他的心向着同自己一样卑贱而善良的父老,向着这片对他有着养育之恩的大地,正像小说中的主人公那样。
《牧马人》发表一月有余,喜爱者、关注者众多,期间各类报纸、杂志上也发表了一些关于小说的评论,但这次的评论不同寻常。
过去的这一个月,《牧马人》在广大读者群体当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读者的追捧一旦形成势头,便是一股强大的潮流。
这一点,从《燕京文艺》上一期的销量就可以看出来,哪怕过去一个月了,可第十一期《燕京文艺》仍在热卖,销量不减。
一篇《牧马人》带火了《燕京文艺》的销量,也直接提升了刊物的影响力。
一篇标题为《与许灵均》的评论文章刊载在其上,文章高度评价了《牧马人》这篇小说以及作者许灵均:
中国文坛出了个许灵均!
他用一篇《牧马人》继承并发扬了“伤痕文学”,同时又打破了题材的桎梏,为中国文坛贡献了主人公“许灵均”这样一个丰满、鲜活的形象。我虽然无缘与作者相识,却好像看见了他那颗炙热滚烫的心。
对于这帮小丫头片子的胡思乱想,陶玉书嗤之以鼻,不过陶玉墨问她对《牧马人》的看法,她倒是畅所欲言了一番,最近她正在写关于《牧马人》的评论文章。
“看《牧马人》,你要看明白里面的几个主题。揭露嗡嗡嗡对人民的戕害只是其中最粗浅的一层立意。
就拿父与子来说吧,许灵均的父亲是有很强烈的象征意味的。他在当年为了自由和爱情抛弃了许灵均母子,现在老了,却想起来找儿子了。这里面有多少是亲情,多少是愧疚,又有多少是想找一个继承人的私心?
这一期刊发有关《牧马人》的创作谈,正好搔中了读者们的痒处。
过了没几天,《文艺报》出刊。
连陶玉书姐妹俩闲暇时都在讨论,《牧马人》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12月10日,最新一期的《燕京文艺》出刊,林朝阳关于《牧马人》的创作谈——《由谈人物的塑造》,杂志一经发行上市便受到了读者们的热烈追捧。
这天晚上,陶玉墨又来找姐姐借杂志,这回借的正是《燕京文艺》,她还顺便询问了一番陶玉书对《牧马人》的看法。
据她所说,《牧马人》最近在燕大附中相当火爆,学生们争相传阅,备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