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为了家庭的和睦(2/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4章 为了家庭的和睦(2/3)

“这是作业,让我们给一篇小说写文学评论。”

    陶玉书回了林朝阳一句,将注意力放在了报纸上,上面的小说她已经不是第一次看了,只是这次为了写评论文章,不得不逐字逐句的阅读。

    《伤痕》,作者:卢欣华。

    这一刻,林朝阳福至心灵。

    眼看着就是八十年代了,改革开放虽说如火如荼,但文学的火爆也不遑多让。

    书店门口排着长队,购书者为了买书彻夜排队;天安门广场的路灯下,坐满了读书人;情侣约会在英语角,用蹩脚的语言诉说着甜言蜜语……

    刚刚过去的十年将中国的文化界轰的满目疮痍,一派萧瑟景象,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空虚的如同黑洞。

    很快,在七十年代末开始的文学旋风就将席卷整个中国,无论是干部、工人、学生,还是男女老少,人们沉迷于文学复兴的饕餮盛宴,也因着这样的贪婪汲取,成就了八十年代文学的辉煌与灿烂。

    林朝阳想起了火车上章耀中炫耀的那本《燕京文艺》,那种水平都能刊发,他年轻的时候好歹也是个文青,没理由不行。

    再说了,他不行,致敬一下还不行吗?

    嗡嗡嗡之后,国内知识分子的待遇出现了两极反转,这年头当个文化人那可真是吃香的、喝辣的。

    最关键的是……

    林朝阳看向了正在全神贯注看书的陶玉书,媳妇好像是个用功的学霸,哪怕是为了家庭的和睦,他也得把自己包装成个文化人啊!

    想到这里,他的眼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笃定。

    没错,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家庭的和睦。

    你别说,媳妇认真学习的侧脸还怪好看嘞!

    灯下看美人,她是那种典型的鹅蛋脸,属于古典美人的脸型,鼻子有点微微的驼峰,但并不影响美感,反而多了几分少女感,回城半年多皮肤也养的白里透红,好似剥了壳的鸡蛋,越看越让人喜欢。

    一两百块钱的手表要几个月的工资,对于工薪阶层来说也算是奢侈品了。

    “对了,爸刚才还夸你了呢,说你上进。”陶玉书道。

    “也没什么,就借了本书。”

    有钱的躺平才叫咸鱼,没钱的躺平那叫混吃等死。

    他哼哼哈哈的应着陶玉书的话,过了会儿,这丫头拿出了书本进入了学习状态。

    在老家的时候林朝阳还觉得陶玉书晚上看书是装装样子,回来之后才发现她每天闲暇的大部分时间

本章第2页/共3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