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公,不敢徇私。
年家卖了不少田舍,似乎是打算分家了。自然有人找到未东来,询问未大人可有在此地置产的意思,他们可居中做保,不叫大人费心。
未东来未大人生就一副文气冲天的相貌,斯文俊美,在此地多年只跟诸家做泛泛之交,不肯在这里新添一门妻妾,一看就是品德高尚之人。
“年家好威风啊!直指未大人,说是未大人指使的……就算真是未大人指使的,也没有为了几片林子得罪大人的道理,何况还未必是!”
“一群衙差并几个浪荡子做下的事,非要冠到未大人头上,年家实在可恶,可恨,可笑!”
想替年家求情的人和年家还在外面的人像一群没头苍蝇,围着衙门转来转去,就是束手无策。
大牢里的年兄倒是很快就招认了,年兄的叔伯兄弟有案情在身的,也都在刀笔吏的日日关怀下纷纷吐口。
得知此事后,众人皆大骂!好个不识相的年家!几片桑林罢了,值几个钱?值得你带着人跑去问大人的罪过吗?蠢得要升天了!漫说是一群衙差路过砍的,就算真是大人让人砍的,可能大人就是想砍些柴烧火用呢,你就应该早早把柴砍好了送给大人,还劳动大人自己动手。
年家此事成了城中新的大笑话。
“不过一片桑林……”
年家亲友以及关心此事的本地大姓,见未大人如雷霆般的一击,就将年家打了个粉碎,但是却也并没有灭年家一门,此后年家还是可以慢慢休养生息,慢慢恢复过来的。只是不知道是几代之后的事了。
再细究此事源头,竟然是为了几个不值钱的桑林!
未东来因为与年兄的友谊,实在不忍闻此惨声,所以躲到后衙,让众师爷和各属官把这些积年旧案都给一一审清楚。想求情的人进不了后衙,也没本事把未东来从后衙拖出来。
未大人在此地十数年,没有积下一门亲眷。他妻儿都在老家,同门同乡都在各地为官,想求年家的人发现本地找不着庙门,去外地又颇费时间,被关进大牢的年家人日日提审,很快看不出人样了。
还有人提起之前未公子就在本地!是一个极为善良好说话的人,但再一打听,未公子早就叫未大人送出去拜访亲友了,据说是担心衙门里要审案子,惨叫声吓坏了公子才送走的。
收藏方便阅读http://m.39j.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