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轨道质量加速器(3/4)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三章 轨道质量加速器(3/4)

/p>

    其次航天器可以重复利用。当然,并非传统的载人火箭发射舱,而是空天飞机。相比于传统返回舱,空天飞机可以实现滑翔回收,成功突入大气层之后,空天飞机就是一个特大号的飞机。



    轨道质量加速器与空天飞机的搭配,使得载人空天往返的成本直线下降,甚至可以实现航班次的发射,为人员在地面与天宫空间站的往来提供了便利的交通。



    同时也使得人类能够在近地轨道建设更加庞大的空间站。



    其实当初种花家(种花=中华)有设想过建造太空电梯,但受限于材料技术,只能退而求其次,建造技术完全成熟的轨道质量加速器。



    毕竟自上个世纪初以来,种花家的电磁炮技术便已独步全球,而在轨道材料领域,也因当初高铁的发展获得了十足的技术积累。



    可以说种花家能建造轨道质量加速器并偶然,也非外星黑科技,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积累。



    所以说令人意外的,反而是轨道质量加速器的选址。其实最初方案是建在低纬度地区的,毕竟低纬度地区可以更好的借助地球自转以节省能源,物资运输与建设条件也比高原地区好。



    只是由于轨道加速器的庞大耗电量问题,最终还是选择放在雪区。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儿电力管够。



    瀚海工程沿途配套建设的十个水电站,巨大的海拔落差为水电站带来了强大的发电能力,再加上雪区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可以为轨道质量加速器提供了足够的能源保障。



    相比于其他地区需要调配全国电力来说,再次架设遥远的输电系统来说,这无疑是最好选择。还有一点好处,那就是这地方海拔高,空气毕竟稀薄,相对的空气阻力也较低海拔地区小。



    况且,因为瀚海工程的关系,将来会使得原本大片沙漠盆地也变成了适用水路运输的存在,从而使得大宗货物得以通过轮船运送入藏。从另一方面来说,也降低了运往轨道质量加速器的费用。



    再加上种花家在高原地区建设的经验与技术积累,使得质量加速器的选址最终尘埃落定。



    当然,要建设如此巨大的轨道质量加速器当然不是种花家一家的事,毕竟这玩意建成之后可不止种花家一家使用。



    所以相比于瀚海工程的单干,轨道质量加速器工程变成了一项国际合作项目,米

本章第3页/共4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