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百官仍在不断的上奏劝谏。
其实当日太子殴打强抢民女的亲舅建昌伯之事,本就被许多百姓看到。
再加上百官齐动这等大事。
本应该引起全京城热议的。
但是一股无形的力量下,热议被压了下去。
加上百官现在也不敢真的进一步撕破脸,就默认了。
由此导致京城中下层,倒是颇为平静。
知道的,也只敢私下里、偷偷的说着。
过完年,百官的上奏没有停缓,反而彻底的激烈起来。
彷佛过年前后,只是饭前点心。
现在,该上正餐了。
弘治十年一月十日,百官联名上奏,请求太子殿下出阁进学,并不再沉迷武事,再铲除刘瑾、曹正淳两位宦官。
皇帝仍以生病为由不上朝,留中不发。
弘治十年一月十五日,元宵节。
这一天还算平静的过去。
第二天,内阁、六部六科、都察院等几乎所有文官,全部求见陛下上朝。
这如同排山倒海般的势头,让朱佑樘沉默了。
两天后,他上朝了。
面对百官的奏言,他生气至极,留下了一句‘朕也不是不能杀人的’,退朝离去。
随后,百官不罢休,仍是不断上奏。
又僵持大半个月,都察院为首,数十位官员跪在午门外。
朱佑樘气的砸了笔,但只能上朝。
继续来回拉扯半个多月,终于勉强达成了‘协议’。
太子出阁进学,每天要学习三个时辰。
其它的两点暂时不提。
朱佑樘和文官集团都明白对方的心思。
三点中,太子出阁进学,其实是最核心、最重要的。
因为教导太子的,是文官。
也因为出阁进学,需要大量的时间。
时间精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