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2/4)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4章 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2/4)

觉得,赠与思夫人母女很是相宜。”钟会也很能说会道。

    (梅花玉:产于河南洛阳汝阳县,玉石本身或墨黑或褐红或浅绿的底色上,遍布五颜六色的梅花图案,故名。梅花玉历史文化丰厚,《水经注》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紫逻南十里,有玉床,阔二百丈,其玉甚密,散见梅花,曰宝。”早在殷周时期,古代先民们已开采梅花玉,考古工作者在殷、周、春秋战国的墓葬中就发现有梅花玉的器皿和饰品。梅花玉鼎盛时期在汉朝,汉光武帝曾将梅花玉册封为国宝。皇帝的玉玺及宫中器物均梅花玉所制。)

    “卫妹妹练起字来,一写就是数个时辰,乏了就去家门前池子里把笔硕洗一洗,池里的水慢慢给染成了黑色,后来大家都改叫‘洗墨池’了。”

    “岂止于此,她有时写字啊,直如疯魔了一般,记得有回吃馍,待家里人来收拾碗碟,便见菜肉都原封不动,墨却给她粘着吃个精光,嘴角全是墨汗,弄得眼睛鼻子也是一团黑!”钟会用十足调侃的口气讲出得意弟子的糗事来。

    (章草:是隶书草化后的书体。)

    (卫瓘:字伯玉,曹魏尚书卫觊之子,是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的重臣、书法家。他弱冠时即为尚书郎,西晋时为尚书令,担任过司空太保等职。世人评价他与索靖二人的书法与东汉末年 “草圣” 张芝有很深的师承关系,“瓘得伯英(张芝字)筋,靖得伯英肉”,北宋《淳化阁帖》载卫瓘的《顿首州民帖》,尚存章草格局,基本去掉波势,已向今草过渡,是他的代表作,张怀瓘《书断》中评其章草为“神品”。卫瓘在魏末时曾监邓艾、钟会两军灭蜀,之后又纠集诸将平息了钟会的叛乱。晋惠帝即位后,与皇后贾南风对立,终在政变中满门遇害,享年七十二岁。)

    (索靖:字幼宇,敦煌【今属甘肃省】人,西晋书法家,显官名士如傅玄、张华等人,对他非常赏识。他是东汉著名书法家“草圣”张芝姐之孙,善写章草书,峻险坚劲,自名日“银钩虿尾”,著有《草书状》一篇,封安乐亭侯。)

    客人们交换一个眼神,没想到思霓教子如此放飞天性,任其自然,真是少见的耐性十足。

    “我这妹妹可能是山居日久,疏于练习,看,这回惴惴生怯了吧?”少婵笑着端出了大姐姐的款儿,意图叫少姝长个记性,及早重视起书道来,“你可知人家卫妹妹是怎样发奋刻苦的?”

    “洗耳恭听。”

    ( “书者, 散也。”句:出自蔡邕《笔论》,意思是书法是不受拘束的,想学书法首

本章第2页/共4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