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拜望双星(3/4)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8章 拜望双星(3/4)

个人放了一个代表自己乞巧的瓜果,吩咐孝儿将盒子中的喜蛛们放将出来,期待着晚间它们有奇异表现。

    (穿针斗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这一天各家女儿围坐一团,以五彩丝线穿针,速度快为巧者,《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开襟楼又叫穿针楼、彩楼,它是什么样,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据记载,七孔针有以金、银或黄铜制成,形制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几个针眼在同一根针上,另一种是依次排列几根针,每根针上只有一个针孔。笔者采取了前者,不为别的,只是感觉这样难度会更大一些,也更有趣。)

    阿圆和孝儿平时根本没有碰过女红等技艺,纯是为了凑趣,渐渐的,见姐妹们都伶伶俐俐地穿好了,这才开始心焦上火。

    孝儿侧头过来,打断了她的想入非非:“少姝姐姐,织女能听到我们的祈愿吗?”

    “能呀,心诚则灵,”少姝轻轻地摸了摸他头上的朝天辫,“织女赐巧慧,孝儿的辫子会梳得越来越好。”

    供桌上,盛满酒脯巧果甜食的瓷碟一个紧挨一个,五颜六色应有尽有,瓷瓶中插了鲜花几朵,引来数只蝴蝶在其上翩跹起落,花前置一小小的青瓷带承盘三足香炉,当真好看得紧,而那两只色彩绚丽的孔雀拖垂着蓑衣般收拢的尾巴,在桌子两旁时而驻足,时而啄食,好似两名忠心耿耿的护卫。

    (七夕供品:除了“巧果”,还有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以及莲蓬、白藕、红菱等,因为所拜者为织女,所以也会有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等。)

    “哈哈哈……”

    在月光下仰望银河,到了“迎仙”的时辰,众人渐渐收了嬉笑,依次行至供桌前焚香,对着星空皓月跪拜,恭谨执礼的同时,心中默默地祝祷,希冀织女如愿所至,聆听到他们的心声。

    而少姝的想法又与旁人都不同,她定定地凝视苍穹中的“双星”,思绪万千,不知父亲在天上能看到她们今夜的欢笑吗?嗯,一定能看到的,虽然自己无法确证,但坚信父亲始终能感应到母亲的思念,并一直默默地守护着她们母女。

    青凤在弟弟耳边絮絮提醒:“虽说是喜蜘应巧,也不能放的太近了,不然妥妥成‘投机取巧’了!”

    (喜蛛应巧: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七

本章第3页/共4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