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采用截断叛军的粮道然后坚守不出的战略,最终击溃了叛军,用三个月将叛乱彻底平定。
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刘启趁机将各诸侯王国的权利收回中央,又大量裁撤诸侯国的官吏数量。诸侯王不再有行政权和司法特权。经过七国之乱,诸侯王的割据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平定“七国之乱”后,绝大多数诸侯王国仅领有一郡之地,实际地位已经降为郡级,国与郡基本上趋于一致。
汉景帝抑贬诸侯王的地位,剥夺和削弱诸侯国的权力,收回王国的官吏任免权,仅保留其“食租税”之权,并且收夺盐铁铜等利源及有关租税。
刘启继承汉文帝黄老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重农抑商,轻徭薄赋,实行三十税一,厉行节俭,减轻刑罚,振兴文教,略修礼仪。同时采取“南抚劲越,北和强胡”策略,继续与匈奴和亲,对南越安抚,注重积极防御,在匈奴接壤地区设立关市,和匈奴贸易。但刘启因母亲窦太后的缘故大封外戚为侯,开启了汉代以姻亲封外戚为侯的先河;同时因劾奏之恨报复张释之、因吮痈之怨迫害汉文帝宠臣邓通、腰斩恩师晁错、冤杀大将周亚夫,成为了他一生的污点。
汉景帝刘启取得了“流民既归,户口亦息”“移风易俗,黎民醇厚”的治绩,开启短暂的文景之治,也为了为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汉文帝到汉武帝的过渡。
——未完待续——
然而三年后,他的皇弟淮南王刘长又举起了叛旗。但尚未行动,即被朝廷发觉。文帝派人传讯刘长入京,罢去他的王位,将他发配蜀郡。途中,刘长绝食而死。
两起叛乱虽被平息了,但汉初诸侯王势力的恶性发展,实际上已成为对抗中央朝廷的分裂势力。朝廷中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到了非从根本上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汉文帝闻讯,迅速调集大军,誓要平息这场叛乱,维护皇权的尊严与统一。
大军出征,旌旗蔽日,铁蹄踏破尘埃,每一步都踏出了帝国不可侵犯的威严。
两军对峙,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与紧张,仿佛连风都带着肃杀之气。
最终,在一个阴云密布的黄昏,叛军彻底崩溃,土崩瓦解。
济北王刘兴居,这位曾梦想颠覆天下的枭雄,最终只能面对失败的苦涩。他深知自己已无路可逃,于是选择了最悲壮的方式~自刎于阵前,用鲜血为自己的野心画上了句号。
此役之后,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