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如血,将天际染成一片壮丽而又不祥的红,就在这紧张而压抑的氛围中,一位身着儒衫,风度翩翩的老者,定远名士李善长,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了队伍的前方,请求谒见朱元璋。
李善长以他那深邃的眼眸,缓缓道出:“昔日汉高祖刘邦,起于微末,却能知人善任,不嗜杀戮,终成大业。今将军英明神武,若能效法高祖,何愁天下不定?”
言罢,李善长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书简,那是他精心准备的策略与人才名单,每一页都承载着他对未来的深思熟虑与殷切期望。
朱元璋接过书简,只见其上字迹工整,条理清晰,不禁心中大悦,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朱元璋听得入神,时而点头赞同,时而陷入沉思,胸中那股平定天下的火焰被李善长的话语点燃,燃烧得更加炽烈。
最终,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朱元璋拍案而起,声音坚定而有力:“善长之言,如拨云见日,令吾豁然开朗。即日起,先生便是我幕府之书记,望先生不吝赐教,助我协调将领,共创千秋伟业!”
话音刚落,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也有对当前挑战的清醒认识。
朱元璋率领着麾下铁骑,如疾风骤雨般席卷而至,滁州城头烽火连天,箭矢如雨,却挡不住他势如破竹的攻势。
城门轰然洞开那一刻,尘土飞扬中,他跨马而入,眼神中闪烁着决绝与不屈,仿佛能洞察未来,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诞生。
随即,一阵急促而坚定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朱元璋的亲侄儿朱文正,身披残破的盔甲,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渴望与对叔父的敬仰,率领着少数残兵,冲破重重阻碍,直奔而来。
紧随其后的,是朱元璋的姐夫李贞,他紧紧抱着年幼的外甥保儿,那孩子虽小,却已显露出不凡的坚韧,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勇敢。
保儿日后被改名李文忠,成为朱元璋麾下的一员猛将,此刻,他尚是懵懂孩童,依偎在舅舅的怀抱中,感受着乱世中的一丝温暖。
朱元璋见状,心中五味杂陈。
此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衣衫褴褛、眼神却异常坚毅的少年,沐英,他本是定远的一名孤儿,流离失所,却在乱世中展现出了非凡的生存智慧与勇气。
朱元璋一眼便看中了这孩子的不凡,决定将其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