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这位流亡多年的公子,得知此讯,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有愤怒,有悲悯,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决绝。
重耳深知,这不仅是对旧臣的屠杀,更是对国家根基的动摇。
当重耳一行人行至那条横亘在前的河流,河水滔滔,似乎也在诉说着过往的沧桑与未来的未知。
重耳停下脚步,望着眼前这条既是阻碍也是希望的河流,心中涌起千头万绪。他缓缓弯腰,拾起脚边那张陪伴他度过无数风雨、如今已破旧不堪的草席,目光中闪过一丝温柔与不舍。
但随即,他猛地一踢,草席在空中划过一道凄凉的弧线,最终落入河中,随波逐流。这一幕,恰好落入了一旁狐偃的眼中。
狐偃,这位智谋过人的谋士,脸色骤变,怒意在他眼中翻腾。他疾步上前,声音因愤怒而颤抖:“公子,您此举何意?未得富贵,先忘贫贱,此非君子所为!草席虽贱,却见证了我们共度的艰难岁月。若您今日能轻易抛弃它,他日又怎会记得我们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
狐偃的话语,如同锋利的刀刃,直击重耳的心房。
重耳身形一震,转过身望着狐偃,以及身后那些同样满含期待与忧虑的追随者:“狐偃,你我皆知,此番回国,非为个人荣辱,乃为晋国万千子民,为那即将倾颓的江山社稷。我重耳发誓,若真有朝一日能重振晋国,必不忘今日之誓,不负诸位之望!”
这场回归之旅,将是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征途,重耳紧握双拳,目光如炬,对着身旁的狐偃立下了掷地有声的誓言:“狐偃,我重耳在此立誓,他日若得归晋,必以仁德治国,广开才路,使晋国百姓安居乐业,国力强盛,成为一方之霸,不负你我今日之誓,不负天下苍生之望!”
言罢,两人相视一笑,大步流星地走向整装待发的秦军,每一步都踏出了决心与力量。
归国之路,烽火连天,重耳与秦军并肩作战,智勇双全,屡破强敌,其英勇事迹迅速传遍诸侯各国,成为一时佳话。
终于,在历经重重艰难险阻后,重耳踏上了晋国的土地,那一刻,万民欢呼,山河震动,仿佛连天地都在为这位新君的归来而欢呼。
登基大典之上,重耳身着王袍,头戴冕旒,目光深邃而坚定,他向天下宣告:“自今日起,我重耳将秉持仁政,励精图治,使晋国百姓安居乐业,国力强盛,与诸侯共谋和平,共创盛世!”
此言一出,群臣跪拜,万民敬仰,晋国上下一片欢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