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色 字色 字号
888:说曹操,曹操就到(2/4)
行道树,整洁的柏油路取代了坑坑洼洼的土路,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走错地方了? 可路口的黄角树和石头分明就是进村的路啊? 一个烫着卷发,穿着白色乔其纱连衣裙的中年女人从火三轮上下来,走到他身旁,“老赵,你们以前下放的地方比我们那好多了。” “以前不是这样的,也只比你们下放的云省好一点。”老赵说罢转身上了火三轮,对司机说道:“杨师傅,你真的能找到观音大队?” “骗你做啥?我丈母娘家就是方田大队的。从这儿直接往里面开,往左拐是方田大队,往右拐是富牛大队,前面路口直行是去观音大队的路。” 杨师傅乐和和的说,“这条路是县里福临酱菜厂修的,从这里一直到富牛大队山脚,全是这样的柏油路,等会儿到观音那边,路况就没这么好喽!” 火三轮突突突往前驶去,老赵看着村子两旁的敞亮的砖瓦房,“农村现在的条件这么好了啊?” 他下了火车连出租都找不到一辆,这样的火三轮也等了半天才找到的。 杨师傅笑道:“富牛大队附近三村的条件都好,每年的豇豆、海椒、萝卜、大头菜……花椒那些根本就不愁卖。人家提供菜种,你只管种了交酱菜厂,山里捡的菌子挖的块菌他们都收。 特别是富牛大队,村里还建了水电站,福临酱菜厂这两年招工,优先招附近三村的年轻人,他们村里的人有红利分,坐在家里都有钱挣,你说他们的条件好不好?” “是很好了。” 老赵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声,拐进方田大队后,机耕道两旁的稻田里,金黄的稻穗飞快的从眼前掠过,眼看离方田大队越来越近,心情忽上忽下。 想到两月前在沪市偶遇留在这边的知青,才晓得姐弟三个一直都没分开,而且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 美娜在沪市读大学,秀娜在花市上高中,小川也考上了初中,几个孩子是怎么做到的? 没经济来源,他们拿什么来完成学业? 既然考进那么好的学校,为什么都没去找他,以前跟家里写信她应该晓得地址的,难道他们不想认…… 不可能,乡下地方怎么能跟全国第一的大都市比?跟他一起回去,就是正儿八经城里人,出去也不会有人说他们是山咔咔来的乡巴佬。 轿车很快到了他以前的家,老赵指着前面路口让杨师傅停下,“陈姐,你跟杨师傅在车里等我一会儿,我去看看几个孩子是不是住在这里?”
本章第2页/共4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