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修书翰林(2/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一章 修书翰林(2/3)

这是刚从天一阁中借来的孤本。”



    “杨学士,这是从龙虎山天师府借来的古经!”



    一本又一本的珍稀道卷被翰林院的书吏借来送到了杨清源的书案之上。



    三年的时间,《道藏》的编撰已经接近尾声,杨清源的书桌之上更是堆满了各类道经古卷。



    三年修书,虽然看上去是在浪费时间,但对于杨清源来说却是一个公费修行的机会。为求勘正谬误,集前人之大道,翰林院此次几乎尽收天下道典。



    杨清源作为《道藏》主编,更是博览天下道典。



    杨清源的武学大多来自道门真武一脉,虽有道瞳襄助,得以速成,但是却未必完全领会其中神髓。



    武学易练,道境难求。



    借助三年编撰道藏之功,杨清源对道的理解更进一步。



    武当的两仪剑,阴阳无极,道门的先天神功都有了不小的提升。

try{ggauto;} catch(ex){}

    不仅如此,五年前,杨清源初入翰林院时,曾在止戈榭中观得一门道家神剑的残卷,以风为心,虚实变化,无形无相,无迹可寻。



    杨清源凭借自身悟性和天馈道瞳尝试推演完整的剑法,却是只能推演至前九招,后面的剑法始终难以捉摸。



    沉淀之路,看似无用,实为大用。



    三年的修书之路,却让杨清源看清前路,从第九招推演到了第十一招。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是故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一道灵光自杨清源脑海中掠过。



    风,自静而动,自动而静,自己推演之时,一味追求剑法威力,招式连贯,反而忘了风根本。



    风之源,为气之动静流转。



    杨清源若有所悟,骤然起身,以手中之笔代剑,演化剑招。



    手中之笔,不疾不徐,没有丝毫凌厉锋芒,有的只是清淡二字。



    第十二式风过无痕,微风拂过,难觅其痕。



    第十三式树静风止,狼毫之上的剑意消散,如同不会武艺之人向前一刺。



    这一剑不疾不徐,

本章第2页/共3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