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热爱生命》的现代小诗,出现在了总编张翼桌前。
1963年秋后,思潮重新加剧,《人民文学》再次受到很大限制。虽通过开辟“新花朵”“故事会”等栏目,在发现与培养文学新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1964年后的版面上,却难以列出引人注目之作。
这首现代小诗,开头就直指人心,因为每个人都渴望事业和爱情,这样开篇在情感上最能引起共鸣。
人的奋斗固然是成功的最基本条件,但成功是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缘起,绝不是单纯的个人努力的结果。
事业如此,爱情尤甚,甚至爱情,很多时候都不讲理由。
作者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努力了,也有一颗坦然接受失败的心。
张翼越看越喜欢,但还是没有同意发表。
作者太年轻了,诗是好诗,但时间不符合。
没有坚定的信念,怎么打败几百万反动军队?怎么打败帝国主义?
至于爱情,倒还是能说说,毕竟新时达的第一次离大潮,解除旧社会的童养婚姻,解除包办婚姻,追求葛敏爱情,才刚刚过去还不到十年。
再往下的第三段,有点内涵的意味,不合适。
至于最后一段,就更不行了,很多人会觉得是胆小鬼,不敢为事业献身。
但张翼知道,作者肯定不是这个意思,但别人,特别是水平不够的人,肯定会这么认为。
他默默看了看作者的信息,是个叫王真的小伙子,不知道是笔名,还是真名。
作品很好,但不能发表。
他有心想回信解释一番,但又担心小伙子不理解。
不回信吧,他又觉得辜负了人家对编辑部的信任与认可。
思虑再三,他还是没有回信,就像这个小伙子诗里说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吧。
他把这首诗夹在了他的书稿里,等到合适的时候,他一定会给这個叫王真的小伙子回一封信,并附上4块钱的稿费。
----
二七剧院。
办公室的人今天在外面跑了一下午,总算是把5名准新人的资料又核实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