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两侧,大骊武卒依次排开,铁甲铮铮。
一辆马车停在小巷外。
附近一个少女揉了揉眼睛,两位哥哥满脸涨红,她则有些迷糊,啊?真像!
马车在转入御街主道之前缓缓停下。
两拨剑仙在此等候,一起走向皇宫。
为首者,陈平安。
宁姚,十四境。小陌,十四境。谢狗,飞升境圆满。裴钱。米裕,仙人境。邢云,柳水。柴芜。姜尚真。
齐廷济,飞升境。陆芝,飞升境。邵云岩。高爽,仙人境。郭渡,道侣凌薰。金锆,竹素。黄陵,仙人境,佩剑三窟。宣阳。梅龛,弟子梅澹荡,道号震泽,仙人境。
就像一座崭新的剑气长城。
今日人间剑气近矣。
陈平安以心声说道:“这座黄泥坂渡,其实归属大骊军方,只不过朝廷找了个台前的傀儡。类似的地盘,还有很多,只是都不能公开。”
宁姚讶异道:“大骊王朝岂不是很有钱?”
陈平安点头道:“拭目以待。说句真心话,我比正阳山更希望撤掉那块碑文。”
宁姚笑了笑,“你就没有享清福的命。”
陈平安双手抱住后脑勺,懒洋洋道:“谁说不是呢。”
陈平安想起一事,说道:“听顾璨提了一嘴,他是从柴伯符那边得来的小道消息,渔歌山主攻水法,其道统发轫,好像跟柳赤诚的那部《截江真经》有些渊源。只是刘志茂不说,柳赤诚自己忘性大,外人就没办法去考据了。”
那柴伯符也真是个妙人。能屈能伸,既能狠也能怂,跌境破境起起落落,家常便饭了。
就是不知道郑居中能否凭此观道,为金丹、元婴两境别开一番天地?
所以陈平安与宁姚并肩走在仙家渡口,他还是施展了一层障眼法,青衫挎刀,意态闲适。
身材修长是真,至于能否算得上玉树临风,估计得看在不在落魄山。
至于宁姚,还是宁姚。身穿一件翠绿长袍,背剑。
上次做客十万大山,老瞎子聊起宁姚,顺便提醒了陈平安一句“为学日增,为道日损。”
陈平安不笨,知道他是提醒自己要多学学宁姚,毕竟自古修道都在求真求简,登山证道之路,山下的十八般武艺傍身,反成累赘,就像一个人的箩筐里背着再多的金银,又有何益。
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