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蓬长叹一声:“原来如此,不过,我有另一个疑问,这支周人在并州的虞地建国成功了,从此也感恩商朝,可另一支嫡流的周人,到了周原,也是在商朝的扶持下才站稳脚跟,他们为何就不感恩呢?”
老祖勾了勾嘴角,说道:“这说起来就话长了,你们不要急,听我继续说这周部分的发家史,也伴随着这商朝最后的百余年历史。”
黑袍与斗蓬的眼中冒出了期待而兴奋的光芒,同声道:“弟子洗耳恭听。”
黑袍笑道:“可是这些子孙跟周朝乃是同族,同族之人为何不去相认,还要逃到远远的吴地呢?”
老祖微微一笑:“那傅说还是北狄之人呢,霍州大决战的时候不也是没帮着同族和鬼方,而是帮了商朝吗?在古人的心中,忠在孝之上,商朝给了周人大恩,赐他们土地,让他们建国,对于太伯和仲雍这一支来说,更是直接让他们回了千年前的祖地,还是派兵给他们建国,护送的,这份恩情,值得他们全力回报,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一支虞国,在商周之战时,一直站在商朝这边,所以史书里才特意地隐去了他们的这段经历,直接说太伯和仲雍是跑到了江南吴地建国吧。”
黑袍突然说道:“等等,这好像不对啊,这周太王之子泰伯和仲雍,不是去的江南的吴国,在那里劝课农桑,成为了吴国的始祖吗?怎么去的是并州?”
老祖平静地说道:“那是后人的以讹传讹,或者是忽略掉了中间传承的几代了,周太王把部落一分为二,自己带着幼子季历和一半的族人西去投靠了羌戎,来到周原地区,另一半族人跟着太伯和仲雍走,这可是在商朝,从陇右岭表之地,到江南的吴地,要走恐怕上万里,而且那时候可不是什么大一统的王朝,大路相通,一路平安,到处是游牧的部落和不服王化的强盗,那区区千余人的部众,别说到江南,恐怕连河南之地都走不到,就会给人消灭和吞并了。”
“至于史记之中所说的太伯和仲雍为了让位于季历奔吴,那不过是后世的儒者为了营造出一种兄弟谦恭,全家亲情的人伦之美,而刻意作的掩饰,泰伯和仲雍带了部份族人,去了后稷最早在并州的封地,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