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妙音依旧端着谦和的笑,却落不入眼底,她声音柔和,缓声道:“敌人势高,不可去其势力,但可取其性命。油尽则灯枯,其势自灭。”
阿笙神色微动,而后她躬身一拜,道:“多谢殿下指教。”
窗外鸟鸣声起,光色正亮,匠人将老树的枯桠折断,扫落了尘去。
阿笙微微一愣,接了下来,她当着裴妙音的面打开了信封,即入眼帘的便是合德公主之印,阿笙神色凝了凝,细细看了下去。
原来在阿笙走了之后,合德让人留意锦瑟。那日,派去监视之人却道锦瑟前夜离开之后便再未归返,再加上西陵城守备来报,近日有外来之人在城中多走动,让华清斋加强戍守。
未久贺兰倬阔步走出繁花殿,脸上神色不佳,似乎心情并不好。原是贺兰倬来与裴妙音提央国之事,她虽答应从中周旋,但也说明裴氏如今大权实则不再裴钰手上,恐怕机会不大。
闻此话,贺兰倬神色便阴郁了一些,倒不是怪裴妙音,而是如此以来便须派人东驻。哲多手里的西敏虽善战,但哲多的心却并未如他所说那般向着王庭,若是将他放去东荒原,那么西州与东境来往的要道便会拿捏在哲多的手上,恐会生事。
阿笙低首向贺兰倬见礼,但他此刻却恍若未闻,大步从几人身旁走过。
阿笙随意地扫了一眼,便看到“立国之心在于民”这几个字,她熟读国策,这是《论国商政策》基础篇的开头。
裴妙音依旧带着温婉的笑意,她见阿笙对她练笔的内容有些兴趣,道:“自小时候起,父亲便命我以国策诸论为模板练笔,写到现在已然铭记于心,每每提笔,都是那些文章,习惯了。”
裴妙音说着从一旁的案几之上取出一封书信递给了阿笙,“华清斋来的书信。”
这庭下众人皆知,王后来西州多载,少与家族有联系,自裴氏前家主过世之后,裴氏对她几乎不闻不问,如此请求对她来说多是为难。
而提出此建议的人名为哲多,手中的西敏部骁勇善战,深得贺兰倬信赖,此人正是大公主茉莉的外祖父。
贺兰倬的王庭之内多是部下赠予的女子,他们通过联姻将自己的部落与王庭绑在一起。而近年,随着西敏部屡获战功,但其女在王庭之内的位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