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放河灯,祭亡魂(3/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8章:放河灯,祭亡魂(3/3)

剧变,导致的‘物种候变’。

    上面这些还不算特别夸张。

    古版《时训解》,还记载了某些地方的四月初候,会‘地龙蚓变’。



    “二候,蛰虫始振;振,动也。”

    “三候,鱼陟负冰。陟,言积,升也,高也。阳气已动,鱼渐上游而近于冰也。”

    赵兴发动明眸夜视,开始细细品读。



    三月初候的‘鼠化为鴽‘。

    九月末候‘雀入水为蛤’。

    



    “二月初候桃始华、初候,桃始华;阳和发生,自此渐盛。”

    “二候,仓庚鸣;黄鹂也。”

    



    赵兴从书柜中随手找出一本,名为《月令七十二物候》,它收纳于农家古书《时训解》中,原作者已不可考证,由太祖时期的大司农吴澄重新编著。

    “正月初候,东风解冻;阳和至而坚凝散也。”

    



    它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

    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

    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有水始冰、雷发声、土润溽暑。



    上古农家圣贤,为了追求稳定的天象,试图从中寻找出稳定且长久适应的规律,因此创造了很多理论。

    《月令七十二候》就是其中一种。

    



    有道是通法不通理,到老一场空,通理不通法,白做十年功。

    理论在考核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想要卷过其他小吏,那就得做到更加全面,如果法术表现相差无几,则取法术理论更优者纳官。

    收藏方便下次阅读http://m.39j.net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章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