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来福给了43块钱又问道:“你这里有棉花票和布票吗?”
那人把钱点了点,放到包里,说道:“棉花票可贵了。”
李来福这狗大户就差把不差钱写在脸上了,高傲的说道:“直接说钱数。”
“棉花票一块五一斤,布票八毛。”
李来福皱着眉头说道:“这也不贵啊,你弄的那么神秘干嘛呀?”
“棉花在供销社卖?一块五一斤,布料在供销社卖七毛五一尺,”票贩子回答道。
李来福也明白过来了说:“我操,你说的贵?是这个意思啊,原来票据跟物品等值了。”
两人交换完各自头也没回,那人朝着城里走去,李来福则朝着鸽子市继续逛去,妈的捡漏也要动脑筋了。
来回又出来两趟,五斤玉米面换了一只母鸡,又用五斤玉米面换了20个鸡蛋,基本上这年代都不是用价钱衡量东西了,都以饱腹感为主,用吃一天的粮食换成吃三天的,这就是胜利。
李来福假装左右看了一下说:你的米在什么地方了?
大人直接在屁股下面拿出一个饭盒说道:“都在里边了正好一斤。”
李来福也站起来了,拿一根中华烟递过去说道:“走咱俩去外面,手里就没松开酒杯?”
岸上卖米的人看着草在动,李来福摸了块泥扔河里扑通一声,李来福惊讶的说道:“哎呀!妈的,你的酒杯掉河里了。”
那人在岸边说道:“没事,没事你的粮食没事吧?”
没事李来福拿着小面袋子上岸,那人松了口气,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叠的板板正正的面袋子。
这年代应该没有假的吧?李来福心里暗自嘀咕着。
管他呢?就算假的?买来听个响,他又不是听不起,蹲下……。
那人蒙着一个蓝色手绢,直接说道:“不卖,只换粗粮。”
那人本来是想把酒杯要过来的,李来福一根中华烟把他镇住了,能拿出中华烟的人肯定不会逗他玩的,他把烟闻了一下,别在耳朵上,跟在李来福后面朝着鸽子市外面走去。
李来福记得拐弯路口有个河沟,到了路口后李来福说道:“我的粮食放在草丛里了,你等一下,”不等他回话直接跳进草丛中。
那人琢磨了一下,李来福说的还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