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多兵种联合化我设想了一种情况,我们的突击队员和敌方的队员在丛林地形发生交火但是丛林并不怎么茂密,于是一方队员使用无人机在高空进行侦察,将侦察到的情况实时通报给己方的突击队员。
各位首长想一下,在这种情况有无人机一方的突击队员会占据多大的优势!完全知道对方的部署一举一动完全透明化,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想呼叫火力打击覆盖对方,
但是因为其中一方有无人机能够实时掌控对方的坐标,因此那一方的突击队员只需要在无线电中申请火力打击,无人机操作员就可以立刻将打击坐标报告给炮兵甚至是航空兵。
但是目前我们特种部队中专门的无人机操作员非常的少极少有人会使用无人机,并且我们也没有专门的无人机部队即便是有少量的无人机和后方负责提供火力支援的部队之间信息也不通联,
首先需要无人机操作将坐标汇报给指挥部,再由指挥部汇报给火力打击组,这中间实在是太浪费时间。”
说到这里龙云就忍不住想到了前世的两毛战争,在两毛战争当中双方信息化方面的差距彰显无遗,毛熊的信息化程度很低在这里就非常吃亏,而二毛使用了西方提供的先进信息化战斗管理系统
就与双方无人机打击为例二毛的无人机在发现了坐标之后,无人机操作员只需要将坐标上传战斗管理系统,系统会自动将坐标发送给对应的作战部队进行炮火打击,中间的效率非常的高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毛熊的系统,毛熊的无人机如果想要引导炮火进行打击的话首先需要无人机操作员将坐标报告给指挥部,指挥部再将坐标报告给炮兵部队,炮兵部队再将坐标发送给炮兵小组。
可想而知这中间会浪多长时间,当对方遭遇到炮火打击后肯定会立即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第一次炮火打击没有命中目标,第二次进行弹道修正这中间经历这么多的中转坐标肯定也就不准。
打击效率就变得非常的低,在那场战争中为什么前期的时候大毛的部队经常会被二毛的炮兵给压着打,那就是因为效率高往往二毛的炮火打击打的大毛根本就没有反应的时间。
“这些情况我说的还是普通的侦查无人机,如果上空的是查打一体无人机那么在遭遇敌方有威胁的目标后查打一体无人机可以立即进行火力打击,在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