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名、赵可名等族长跟着表态。
道衍将话大致翻译过来,顾正臣笑了,这就是可以沟通的好处啊……
控制土著,未必需要控制所有人,他们是部落制,那就控制部落首领,这就足够了。
族长是吧,你以后便叫赵道,你叫赵可,你叫赵可道,那个谁,你叫赵非……
道衍、宗澄郁闷不已,趁着这边忙着起名字的时候,换了个坑,拿出了《金刚经》,翻看看去:“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蒋子杰看着篆山知府徐子明、篆山知县严朝舜,也甩了活计,言道:“我不管其他,我只要户帖,你们必须造出来。”
徐子明、严朝舜傻眼了。
但没办法,上级发话,下面就得照做。
道衍、张云纵等人也开始苦恼起来,四千多人,要起四千多个名字,这怎么起?
顺其自然的张至臻拿着一本《道德经》就解决了一切问题,《百家姓》在北宋时就有了,在大明那也是启蒙读物,大家都记得是吧,那先从姓赵开始吧,翻开第一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开疆拓土弄行省,方便管理,这事顾正臣可以便宜行事,安排封国,划定封国疆域,这种事顾正臣再便宜行事,那也行不起来,这说到底是老朱的家事,不是朝廷的事……
有官员、有胥吏,再拉几个当兵的当衙役,好了,澳洲行省的草班子就此建成,没衙署,就一个帐篷,没桌案,拿树墩先用着,缺什么自己想办法去弄。
一穷二白,那也需要做事,户帖需要编造出来。
严朝舜一想,土著既然是大明的了,那干脆给他们起名字得了,记不住没关系,给他们脖子上挂个牌子,什么时候记住了什么时候摘。
没名字,自己也造不了户帖啊。
这是个看似很矛盾的地方,可偏偏是现实。
户帖?
朱樉暂代篆山行省布政使,蒋子杰暂任篆山行省参政,李允正暂任篆山行省按察使,都指挥使自然是由总兵赵海楼兼任了,只不过赵海楼忙着去了大篆煤矿,顾正臣代劳了……
从衙署班底的设置就能看出,顾正臣并没有直接将这里定为秦国,而是作为大明的一个行省。
这在蒋子杰看来,这就是自己的机会,只要做好了,老朱铁定能看到,看到了,自己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