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是男人皆可踏足(1/4)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五十二章 是男人皆可踏足(1/4)

    熟悉的长江,没有横跨的大桥,只有船在摆渡。

    穿过六百多年的岁月,长江一如过去。船桨打在河水里的声音与水流的声音混杂在一起,过往的船只忙碌且匆匆。

    “那里就是狮子山,也叫石灰山。”

    梁家俊指向对岸。

    顾正臣抬头看去,只见远处的狮子山如一只青螺,随着船走动,山在蠕动,又如女子挽出的发髻,颇是令人神往。

    吴樯远眺,看隔江螺髻离离,说的就是狮子山。

    “那里是龙湾吧。”

    顾正臣看去,在狮子山的西北方向,有一处地势开阔之地,前面还是一处港口,有往来船只汇聚于此。而在港口之后,则是一座城堡,如同壮如铁石的大汉,守护着秦淮河的门户。

    “没错,那里就是龙湾!”

    一个中年人沉声说话。

    顾正臣打量了下中年人,布衣之上打着几个补丁,脚下穿的是草履,脸消瘦,一寸胡须,一双小眼透着精明,身上还透着一股墨的味道,拱手道:“在下顾正臣,敢问兄台?”

    “胡大山,金陵里的一介商人,做点买卖。你们这是初来金陵吧,正好今日空闲,不妨我带路。”

    吴大山豪爽地说。

    梁家俊不以为意。

    商人?

    如此寒酸的商人少见,也不知做的是什么买卖,竟困顿到衣服鞋子都买不起。

    顾正臣缓缓说:“胡兄该不会是徽商吧?”

    “哦,何以见得?”

    胡大山有些诧异。

    顾正臣垂手笑言:“只是揣测,听闻徽州人为俭啬而务畜积,贫者日食两餐,富者食三餐,也不过是稠粥。还有人说,徽商出行,不露钱财,布衣草履,徒步肩挑,寻常之事。胡兄既是商人,又熟悉金陵,想来不会果真困顿如此吧?”

    不同地域,不同风土。

    胡大山哈哈大笑起来,点头称赞:“如今这年轻人了不得啊,没错,我是徽州歙县人。”

    “歙县,好地方。”

    顾正臣称赞。

    胡大山狐疑地看着顾正臣:“你去过歙县?”

    顾正臣微微摇头:“不曾,但听过歙砚。南唐后主曾说‘歙砚甲天下’,东坡先生言歙砚‘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作为读书人,谁不想要一方歙砚?”

    胡大山抬手赞佩:“歙砚甲天下,这话确实不虚。只是我做的是徽墨买卖,手中并无

本章第1页/共4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