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颜村出掠子,一日收六亩地的消息不胫而走,惊动了县衙。
知县李义不敢相信还有这等收割利器,急匆匆带主簿孙昂去了大颜村。
容不得李义不着急,户口、田粮、农桑、教育及招抚等,都是大明朝廷县治考核的关键。
熟了的麦子收割讲究越快越好,一旦天公不作美,下一场雨,刮一场风,可能就是减产的大事,能早点把麦子给收下来,那就能保住收成,事关田粮、农桑与升迁,李义怎能不着急?
“这就是掠子,较之镰刀果是快了不少。”
李义走到坐在地头上的顾正臣一旁,看着快速收割麦子的村民说。
顾正臣摘下斗笠,看了一眼李义,打了个哈欠:“镰刀一天下来,最多两亩,可这掠子一日可收六亩。”
“如此好器物,当推广用于民。”
李义肃然。
顾正臣呵呵笑了笑:“那是县太爷和皇帝的事。”
李义沉声责怪:“你就不能为这滕县百姓做点事,若能早点拿出来,岂不是利民大事?”
顾正臣对李义的指责并不在意。
官场原则之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在哪个位置,就干哪个位置的活。
不是你的活,你抢着干,那不是劳动光荣,也不是助人为乐,而是犯错误,找抽。
学名:僭越。
顾正臣可以为大颜村的百姓干点实事,不可能给滕县的百姓干这种实事。
主簿孙昂拿了个掠子过来,递给李义:“县尊你看。”
顾正臣扇风的蒲扇顿时停了下来,侧头看着李义,凝眸道:“县尊?”
李义对顾正臣淡然一笑,拿起掠子看了看,又比划了下,开口道:“这掠子应该送到金陵,让皇帝看看,奏请旨意于北方各地打造与推广掠子。顾举人,你意下如何?”
王叔、张二叔家的田在顾家田西侧。
王胡子往手心吐了两口唾沫,搓了搓手,拿起镰刀对顾正臣说:“你没干过农活,叔也不欺负你,让你先收三分地。”
顾正臣、顾诚和顾青青各扛一个掠子,顾氏与陈氏苦笑地看着,抖了抖身后装着镰刀的背篓。
“呀,举人老爷要收麦子了啊,这是背了个——垫子吗?”
“王胡子,瞎说啥,举人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