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县太爷很好奇(2/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十章 县太爷很好奇(2/3)

而是在意这个人。

    几日前,顾正臣毁婚赵家,闹得滕县满城皆知。

    按朝廷律令,县衙应该差皂吏打顾正臣五十小棍,只不过县学教谕徐文风竟跑来为顾正臣说情,并以举人犯错,宽恕处置为由,免去惩罚。

    徐教谕就是一个顽固的老头,在滕县当教谕三年,从未给谁说过情,可因一个顾正臣,他竟亲自出面了。

    说到底,徐教瑜很可能是惜才爱才,顾正臣能中举,毕竟还是有些学问。

    可让李义如何也想不通,顾正臣为何会得到梁恒的青睐,这个人眼高自傲,县学里面多少人他都看不上眼,又凭什么看中顾正臣?

    还有,顾正臣一个落魄举人,听说因为取消科举还疯魔了一段时日,这刚好转,又跑到孙财主家里作甚?

    “听说没有,顾举人又去借钱了,这次冤大头是孙财主。”

    “孙财主吝啬,没好处的事,断不会做,他还真是病急乱投医。”

    “是啊,后日王家就要登门讨债,那顾举人若拿不出六贯钱就要佃入王家。”

    “六贯钱,难啊,咱出一天力气不过二十文,他一个瘦弱书生又如何弄来这么大一笔钱。”

    李义听着路人的议论,眉头紧锁,跟上去,拦住两人:“打扰两位,敢问方才所言,顾举人佃入王家是怎么一回事?”

    两人见李义透着儒雅之气,也没恼怒,耐着性子将听到的消息说给李义。

    李义听完,谢过两人,看向孙财主家的方向,目光坚定,低声喃语:“我倒要看看,能被徐教瑜、梁家都看重的人,到底有几分本事。”



    李义身着一件宽松便服,手持一方裂了三道口子的蒲扇,见梁家老人出来,连忙上前作揖:“梁老,我又来叨扰了。”

    梁恒作揖还礼:“县太爷亲至,梁家蓬荜生辉,里面请。”

    



    这些规定确定了,自然不会放过民间“僭称”问题。

    比如宋代老百姓习惯称官员为“官人”,不会称官员为“老爷”或“大人”。如果你在宋代遇到包拯喊一声“包大人”,估计老包的脸会更黑,说不得踢你两脚。

    因为宋代“大人”只是指父亲,见人喊大人和喊爹没啥区别……



    知县叫太爷,知府叫太尊,巡按御史叫大马台,行人司司正比较猛,叫大天使……

    当然,这些称谓并没有深入人心,民间称谓依旧混杂。

    梁恒曾经在元朝当

本章第2页/共3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