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孟正安活着,必然可以,就像是三叔孟弘道如今掌管的三房。
但孟昭,还不够资格。
孟昭想明白这些,长长吐出一口气,点点头,对着吕乐嘱咐道,
“阿乐,这件事你清楚就好,不必往外说。
还有,今后对待大房之人,也不要露出异样,明白吗?”
相比起吕忠的老辣圆滑,吕乐还是太年轻了,喜怒形于色,很容易将真实想法表露出来。
譬如昨夜,孟青淮对孟昭无礼时,吕乐的表情便很是不满,让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孟昭暂时不打算对大房的两兄弟搞事情,自然没必要将关系搞僵,手下人的态度很重要。
吕乐闻言,有些郁闷,想来也是被大房某人的行径给气的够呛,最终只是讷讷的应了声。
少爷和义父皆是同一种想法,他自然不会唱对台。
“至于孙传山,这个人该怎么对付,也等我将一切禀明大伯后再做定夺。”
孟昭最后一句话,将事情拍板。
“阿乐,你想的很有道理,其实这件事,或许还要追究到大房的两兄弟之争。
咱们府上的人,用了这么多年,知根知底,是旁的势力安插进来的探子,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但很小。
这个时候,一直倾听的吕乐却提出了一个疑问,
“少爷,义父,庄子被洗劫的事,的确是有内奸相助。
但此人和孙传山结识,应是意外,然后接触多了,才有勾结的基础。
更别说被他如此轻易的就动用,其中会不会有咱们没有想到的关键点?”
不得不说,吕乐的这个提示很及时,也很关键,让有点上头的孟昭冷静下来。
吕忠有些意外,看了眼吕乐,不知是赞许,还是头痛,叹了口气,道,
“大致上应是如此,既然咱们认出洗劫庄子和伏击少爷的是同一批人。
那么这两件事,应该都和孙传山脱不了关系。
只是少爷,孙传山这个人虽然很不受孙家重视,到底是孙家家主的孙子,血脉牵连,更关乎脸面。
但路上遇袭一事,可是与咱们府内的人有关。
他们大多都是用了很长时间的老人,就算是旁的势力埋在咱们府内的暗探,也不可能是孙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