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的评论文章,对他和小说给了高度评价,第一句就是,“陕北出了個方言!”
“在边远的黄土高原上,文坛一样花枝招展,这里的花,我不敢妄说就是天姿国色,然而,它耐寒,悲凉而又热烈……”
“我虽然无缘与方言相会,却好象看见他的一颗心,他的心,向着同自己一样微贱而善良的父老,向着这养育大恩的苦寒之地,包括那里的稚童和马群,正像《牧马人》中的许灵均那样,正像他引用艾清的诗歌一样。”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文艺报》这种评论和措辞用在一个新人作家身上,真是少见。”
季秀英投去赞许的目光。
“过誉了,过誉了。”
方言表面谦虚,心里膨胀。
说实话,这个评论,我给五星好评!
“还有呢,你不知道,巴公、艾老、曾老他们对伱和《牧马人》的评价也很高。”
王洁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毕竟这可是她亲手挖掘出来的作家!
“是嘛?!”
方言倍感意外,李尧堂、艾清、汪曾其,这可是如今华夏文坛为数不多的大能,能得到他们的认可,不禁生出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少见,真的少见。”
李悦仔细端详,“不说普通人,换成我听到自己的作品能有幸被他们点评,肯定不如你现在这么沉得住气的。”
“我没改名之前叫’方岩‘,岩石的岩,我爸希望我的性子能像石头一样,稳如磐石。”
方言半开玩笑道。
就在他跟众人分享自己“岩子”的小名的时候,小房间的门突然打了开来。
“这么热闹,是小方来了吧。”
周雁茹站在门口。
方言恭敬道:“周老师。”
“跟我来一下,我有话要跟你单独说。”
周雁茹招了招手。
方言立马会意,八成是合同工有眉目了。
在众人的注视下,走进了小房间。
周雁茹倒上一杯水,“刚才小王他们应该跟你说了,你的《牧马人》被参加文代会的代表团追捧,被各大报刊转载、评论了吧?”
“嗯。”
方言接过水杯。
“我可以再给你透露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