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军说,“让哥们学习学习。”
方言道:“不是我小气,原稿都在编辑那里,不过你们也不用急,《燕京文艺》过几天会给我样书,到时候,你们来拿。”
“这可是你说的,一言为定!”
苏雅脸上洋溢着笑容。
“当然,我什么时候食言过。”
看到她元气满满的样子,方言笑了出来。
刘建军见状,咬了咬牙,就凭你小子的水平怎么能发表小说!狗屎运!一定是狗屎运!
突然,一个念头闪过脑海。
自己平日里为了提高作文水平,也写了些小说,完全可以学他一样向出版社投稿。
就连你都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
“嗯嗯,师父,他肯定不知道。”
王洁仗义地帮忙解释。
七八十年代,分固定工和临时工,临时工里又分“计划内”和“计划外”之分。
计划内临时工,也就是合同工。
由有关部门批准,跟单位签订用工合同,期限一年,续用续签,工资由相关部门确定,福利、待遇跟固定工基本一样。
方言不禁心动,竟然还有这好事!
“没错,合同工只是没有编制的变通办法,只要我们的申请报告批了,指标下来了,就可以转正。”周雁茹把眼睛眯了眯。
方言一个激灵,“周老师,我事先并不知道这件事,我只是单纯对这个工作感兴趣。”
周雁茹瞥了眼自己这个憨厚可爱的徒弟。
“师父。”
王洁心虚地回了一声。
更关键的是,合同工在这個年代有转正的政策,比如1971年,就下发了“临时工转正”文件,所有“计划内临时工”全部转为固定工。
“您的意思,还有机会转正?”
“之所以不招正式工,而是招合同工,不是我们不想招,只是社里的编制紧张,需要申请,但是编辑部人手急缺,所以才这么办,这个合同工,相当于我们储备的编辑。”
周雁茹毫无保留地说道。
方言把王洁透露给他的说了一遍。
“小王告诉你的?”
“知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