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者赤,自古相传的至真之理!
休息了一天,又到了紧张的复习时间。
只是和之前比,这周有个重要的事,那就是填志愿。
这个年代填报志愿与后世不同。
79年填志愿是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前,而后世填志愿是在成绩出来之后。
成绩出来之后填志愿自然比成绩出来之前填志愿要好多了,一是起码知道自己的成绩也知道比自己成绩好的人数有多少,也知道大部分学校的招生人数和录取分数线在哪里,填报起来录取的把握自然就高很多了。
报考学校姜玉楼和唐月雯一样,依次是清北、燕京师范大学等。
至于专业,都是选的文学系。
堂堂未来大作家大学不是文学系的有点说不过去。
虽然两人的填报志愿遭到了高老师的反对,但是两人坚持,高老师也只能妥协了。
7月6日,看考场,规划路线,确定送考人员分配,姜玉楼和唐月雯做最后巩固冲刺的时候,马孝他爸也把这些后勤安排得妥妥当当。
这样的正向积极循环互相助力,不由让一众老师欣慰,虽然时间似乎迟了点,但是只要忧心,也不是不能复读。
·····
唐月雯都牺牲了自己的复习时间,为他补习,他要是再不努力努力,可真就对不起女孩的良苦用心了。
他也是有傲气的,自然是不甘心在高考被喜欢的女孩甩的太远。
不认输,不气馁,奋力直追,清北不敢说,难道燕京师范之类的大学还没把握?
并不是所有人都甘于平凡,尤其是作为姜玉楼的同学。
他们可不想出现在姜玉楼的回忆录里时,只是个不求上进的差生。
于是,高三的老师们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现象,那就是不用他们再强调高考的重要性,班里的同学们便努力认真的复习了。
完全看不出来啊,姜玉楼心想。
唐月雯讲解道:“随机或者在某个范围内代入求值时,注意所代值必须要使式子有意义,常见变种是候选值里有一个会使分母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