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章 谁的眼泪在飞 (第三更,二合一)(1/7)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048章 谁的眼泪在飞 (第三更,二合一)(1/7)

    说话时,两人的手握在一起,赫鲁晓夫显得很热情,一见面就恭维着对方获得的诺贝尔奖,并且称赞李毅安的发明改变了世界。

    两人就这么寒喧着,随后在李毅安的建议下,两人并没有坐车,而是步行朝着机场大楼走去。

    “现在,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

    赫鲁晓夫直接切入到了正题,说道:

    “如果我们任由局势这样恶化下去,那么下一步很有可能会爆发战争,阁下,我们都经历过战争,而我目睹了更多的死亡,如果我们之间爆发战争,最终承受这一切的,不是别人,而是苏联和南洋的人民,作为领导人,我们有责任结束这场危机。”

    好吧,这就是很多人讽刺赫鲁晓夫的原因——他不会拐弯抹角,也不会委婉客气,从来都是直来直去。甚至在战后主持乌克兰时,都敢为了乌克兰人向钢铁说“不”,即便是以失去钢铁信任为代价。

    无论外界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是少有的真正把民众福祉装在心里的人,虽然赫鲁晓夫楼的面积很小,结构设计也不合理,但是却解决了大量居民的生活居住问题,让他们从地下室、工棚、危房和过度拥挤的合住房中乔迁了新居。而在此之前,苏联压根就没考虑过向民众提供住房。

    至于被嘲笑“土豆加牛肉”,本质上也是赫鲁晓夫致力于改善民生、提升民众生活水平的举动。正是在赫鲁晓夫的一味“讨好”下,苏联人的生活水平才不断的提高,即便是在其下台之后,继任者也不敢打破这一切,甚至还要继续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

    在后世有人说“是钢铁用鞭子驱赶着俄国人,把俄国带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没有人会提到正是赫鲁晓夫折断那根鞭子,让俄国人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中过上了应该过上的生活。

    “阁下,我相信您的到访,也是为了避免这一切!”

    说罢,赫鲁晓夫就一脸坦诚的看着李毅安,在通过外交渠道得知李毅安将会中途转场莫斯科时,他就明白了一切——他的那封私人信件起到了作用,对方是在给他梯子!

    而现在赫鲁晓夫的坦诚,让李毅安点头说道:

    “是的,这正是我来到这里的原因。”

    “为了解决眼前的危机,只要你们承诺撤出埃及,保证不推翻埃及现政府,那么苏联将不会反对将苏伊士运河交给国际管理。”

    这就是小国的现实,在大国的谈判之中,小国的利益从来都是被牺牲的。只是刚一见面,赫鲁晓夫就把埃及给出卖了。


本章第1页/共7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