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南洋的小小震撼(5000字大章,求订阅)(2/7)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134章 南洋的小小震撼(5000字大章,求订阅)(2/7)

以一种公平贸易的方式,从当地购买物资,他们有了外汇,才能够购买所需要的生活用品,但是你们经互会,却人为的操纵价格,通过不等价交换,从东欧、东大、朝鲜以及蒙古等国掠夺资源。”

    李毅安的回击也是干脆的,经互会一开始成立就是为了掠夺资源,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蒙古的农牧产品就以极低的价格出口苏联,其出口的顶级纯羊毛的价格,甚至不到国际市场的20%,包括而其它东欧国家出口苏联的商品价格,也比国际市场低10%甚至50%,而真正的受益者只有苏联。

    当然这也是他们建立这套模式的根本原因,只不过他们的吃相太难看了。

    “我们之所以建立印度洋银行一个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整个英联邦的经济发展,采用共同市场的模式,推动经济,至于你所谓的掠夺,完全是无稽之谈。”

    在反击之余,李毅安并没有忘记利用这个时机向对方灌输“现代金融”观点,或者说告诉对方最好的掠夺是——要拔羊毛还不能让绵羊叫。

    其实就是把赫鲁晓夫往一条路上去引——让他看到成立这种国际银行对苏联的好处。

    然后呢,南洋再稍微表现出一些兴趣出来。到时候受到刺激的肯定也就是美国了。

    这也是为什么邀请他来访问南阳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当工具人。

    虽然赫鲁晓夫并不懂得金融,但是苏联对印度洋银行早就是了如指掌,现在一听李毅安的解释,自然明白了很多事情。

    不过明白归明白,到最后赫鲁晓夫仍然固执的说道。

    “经互会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之间的互相帮助,而且在很多时候,他们的商品出口价格低,无法顺利出口,就是因为你们的制裁与封锁。所以根源在你们的身上!”

    好吧,一切责任都在外方。

    整整一路上,双方的辩论就像是针尖对麦芒一样,中途下车后,一行人又乘车去了附近的一家养猪场,相比于之前争执,在进入现代化的养猪场后,赫鲁晓夫终于沉默了下来,尤其是在得知这座养猪场,每年出栏50000头猪之后,已经是惊讶的合不拢嘴了。

    “一年50000头,这怎么可能呢?而且你们的养殖密度这么高,难道就不怕它们生病吗?”

    赫鲁晓夫好奇的问道,毕竟,在苏联一个养猪场的年出栏最多也就只有一千多头。

    这个养猪场的规模是苏联的几十倍啊。

    “现代化规模化养猪是一个集畜牧兽医、饲料营养、

本章第2页/共7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