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家都知道,陶恭祖生了一个好儿子,文韬武略,当世俊杰。
这可是许劭的评价,许劭看人,什么时候有错。
而陶应说的那些富有哲理的话,也都传播开了。
当得知陶应还没有婚配的时候,媒婆也就上门了。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皇帝下了一道圣旨,让陶应率领麾下三千兵马,前去征讨白波谷黄巾余孽郭太杨奉。
这一下陶谦有些急了,郭太、杨奉麾下可有上万兵马,就算他们是黄巾余孽,战力很低,可人数太多了。
儿子就带三千兵马去,那不是羊入虎口吗?
更着急的是陶应的母亲甘氏,她哭哭啼啼的,让陶谦一定要想办法,不能让儿子去,去就是送死啊!
陶谦能想什么办法,圣旨都下了,还能改?
但被夫人闹得没办法,直接去军营找儿子。
“父亲,您怎么来了?”
“我要是不来,怕是再也见不到你了!”陶谦怒气冲冲的说。
“父亲,您说的这是什么话,我不是好好的吗?”陶应已经猜到了原因。
“现在好好的,过段时间,还会好吗?”
“父亲是担心孩儿兵败?”
“岂止是担心,三千兵士,就去攻打白波谷,你也不是没打过仗,这能有几分胜算?人家的兵马是你几倍,而且又占地利优势,郭太、杨奉、韩暹、李乐、胡才,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悍匪,你不是去送死吗?大将军给你命令的时候,你难道就不提点要求?就不知道要兵?要将?现在陛下的圣旨都下了,还有什么办法呀?”
毕竟是文武双全,小小年纪,便立下许多战功,被陛下封为长水校尉,而父亲陶谦又刚刚封侯,将来的发展,能差吗?
袁绍表面带着微笑,但心里却不以为然。
听到大家要让许劭来评价陶应,许多人都过来了,包括曹操。
只不过许劭看曹操的脸色并不好,毕竟曹操用剑逼过他,那就是对他的侮辱。
但曹操对此并不在意意,他非常满意许劭对自己的评价。
现在陶应需要名声,但不能太过,猥琐发展是正道。
当然对于这样的评价,各人心里都有看法。
但有一点,那就是陶应将来的仕途不会差。
“不敢,不敢!”何颙也拱了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