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查房!(2/8)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81章 查房!(2/8)


    但是再难,也得迎难而上。

    1966年,以新材料研究室为主体的津门复印技术研究所,在津成立。

    1967年,我国试制出第一台海鸥Se-1型大型工程图纸复印机。

    1974年,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研制的办公用硒静电复印机,在国营汉光机械厂诞生,共生产8万余台,产值超过 1亿元。

    改革开放后,国外的复印机大举进入我国。

    1984年,佳能与我国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在湛江和津门生产复印机,这标志着佳能正式进入我国市场,同年推出了数码激光复印机“NP-9030”。

    理光公司和桂林仪表厂合作。

    上海施乐、津门佳能、汉光优美、湛江佳能、桂林理光、花城理光、江城友谊,等等复印机厂相继成立,共同瓜分我国的复印机市场。

    随着国外复印机的进入,国产的复印机厂,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合资,要么湮没在历史尘埃中。

    北金复印机厂,没有赶上合资的快车,已经被同行远远的甩到了后面。

    在计划经济时代,北金复印机厂还能生存,反正生产出来的产品,自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消化。

    但是到了80年代中期,北金复印机厂已经年年亏损。

    工厂拿不出经费搞研发,又没有外资复印机厂进行技术合作,生产出来的产品,功能单一,效果一般,落后于同类产品,被市场淘汰,已成定局。

    谈到工厂的现状,赵义发出一声无奈的长叹,说道:“李总啊,你别跟我谈未来,我们厂已经没有未来了。”

    他举起右手两根手指头,说道:“两年,我们厂最多再撑两年!”

    李云海微微一笑:“赵厂长,何故如此悲观?我这不是来找你合作了吗?”

    赵义一怔,讶道:“李总,你们四海集团,也生产复印机?我怎么没听说啊?”

    李云海笑道:“我们正打算生产复印机,需要大批的技术人才,也需要一家生产工厂。我准备了两个方案,一是自己建厂,自己招人,二是收购一家现有的复印机厂。”

    赵义问道:“那你此来?”

    李云海道:“实不相瞒,我此来贵厂,就是想寻求合作。如果能收购贵厂,那我就收购,如果贵厂不卖,那我就和你们谈技术合作。”

    他准备了两套方案,以北金复印机厂的现状,他们总能找到合作的方式。

    赵义沉思良

本章第2页/共8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