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朱由校真被王安的行为气笑了,总是喜欢这样的自以为是,一个太监,就算领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缉事厂,什么该插手,什么不该插手,这等简单道理都闹不明白?
朱由校当然知道王安明白,但过去的荒唐事出现的多了,以至于王安觉得他讲的话,就是忠君行为。
但这不是朱由校想要的。
王安死期迈向倒计时了。
连颁布一道中旨,就有这等呱噪声音,朱由校要是继续留着王安在身边,随着时间的推移,朱由校做的事情越多,让外朝的一些大臣知晓,天知道会闹出何等事情来!
这话太狠了。
即便城府极深的张维贤,一时都不知该说些什么。
泰宁侯陈良弼的政治底蕴,终究是比不过英国公张维贤!
在大明勋贵群体里面,侯爵一抓一把,不过国公就那么几位,而既能拥有政治底蕴,又能让朱由校相对放心的,独英国公张维贤一人。
用成国公朱纯臣?
大明传承两百余载,内部已生腐败堕落,更形成一批既得利益集团,文官群体中有坏人,勋贵群体里同样也有。
“英国公就这么不愿帮朕分忧吗?”
久久不语的朱由校,从龙椅上起身,朝跪地叩首的张维贤走去,讲出的一句话,让张维贤直接心惊肉跳起来。
但是从土木堡之变发生后,大明勋贵群体遭受到重创后,折损大批精锐之师,很多事情就变了味道,除了五军都督府掌控的权力,大明勋贵群体于各处军权也都丢了,其中就包括戍守京畿的京营实权。
大明的文官群体,不允许其他成分的群体,可以在朝堂对他们形成威胁和制约,所以下了很多功夫。
诸如戍守京畿的京营,名义统领者是提督京营戎政,实际统领者却是协理京营戎政,一般由兵部尚书兼任,当然也会被朝中重臣兼领,也称之为戎政尚书。
用定国公徐希皋?
除非朱由校脑袋叫驴踢了。
万历朝时期的几次京察大计,搞的双方都红了眼。
综合上述种种考虑,朱由校想让张维贤提督京营戎政,一个是想转移部分注意,一個是想整饬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