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进宫面圣?
王安皱起眉头,心底很不平静,天子召骆思恭进宫,难道是有什么事情?
会是什么事情呢?
王安心底的不安愈发强烈,他揣摩不透新君的想法,这在内廷是非常致命的!
“王督公,下官就先行告退了。”
骆思恭面不改色,朝着王安一礼,便向午门城楼下的甬道口走去,然心里却揣摩起王安的反应,天子急召自己进宫,却避开秉笔太监王安,让客氏出宫传旨,莫非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干爹,真要廷杖吗?”
王安的身后,一名太监面露踌躇,上前低首道:“倘若真的廷杖,恐外朝的那些大臣势必……”
朱由校没想过英年早逝,更不想稀里糊涂的落水。
所以万历、泰昌两帝遗留的太监班底,郑贵妃、李选侍两系的太监近侍,统统都要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朱由校没有那么多时间,浪费在内廷有司的清理上,外朝日趋尖锐的党争,地方日趋紧迫的时局,都需要朱由校设法干预和调停,所以对待内廷的那帮家奴,朱由校的态度是宁错杀不放过!
内耗!
大明就是败在这上面的。
乾清宫,这座象征着最高权力的建筑群,此刻静悄悄的,无人知晓新君在想些什么,紧张在每個人心头弥漫,而彼时的午门却乱糟糟的,王安站于午门外,看着眼前聚集的太监宦官队伍,脸色有些凝重。
狗阉该杀!!
想起王安的那张脸,朱由校眸中掠过寒芒,心底是难掩的杀意。
面对大行皇帝朱常洛驾崩的事实,为巩固在内廷的地位,王安有意将内廷的消息传到外朝,这才有了青史记载的移宫案。
历经万历、泰昌两朝的争斗,人心早就坏了,太多的人把心思放在各种算计上,最好可以攀扯到皇帝,如若不能,也要设法攀扯到皇室或者内廷,这样就可以扩大影响,在层层的内耗下谋取最大利益。
内耗!
既然做了大明天子,内廷就必须打破重组,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否则四处漏风的内廷,不谈会向外泄露什么机密,继而对朱由校造成被动,单说人身安全都保证不了,这是绝不允许的!
朱由校的思绪,再度回到那场移宫风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