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病重,些许匪贼,辽东官兵自当速速剿之,何必专门渎扰陛下?”高淮盯着他,“邢少保,依咱家之见,你自可传令孤山堡出兵剿匪。钱粮事,交给咱家便是。”
邢玠低下了头:“高公公的意思,本督知道了。虽只是匪患,贼势却已不小。若一击不能竟全功,恐流窜为患。还是让朝廷诸公商议好了剿匪方略,呈禀陛下圣裁为好。”
“你!”
高淮脸色顿时难看,邢玠却不必那么顾忌他。
本就是快要致仕的人了,邢玠还想回乡奉养老母。
看高淮气愤不已地离开,邢玠的眉头再次紧皱。
他到底为什么敢来这里劝自己专断行事?
钱粮事交给他……好大的胆子……无非想借机再加一份税收刮一番吧。
邢玠想了想,拟好题本之后又给礼部尚书余继登写了一封信。
朝鲜国主正在遵行的那道旨意,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
按惯例,这是皇帝派驻在此处的镇守太监,主要任务是监军。
但现在这镇守府的主人,全称太离谱了:大明国钦差镇守辽东等处协同山海关事督征福阳店税兼管矿务马市太府高。
大明以前,这里的关隘不在此处,而在西南面六十里处的渝关。
从洪武十四年起,中山王徐达奉命修关,这才定址如今所在。因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历经洪武、成化、嘉靖、万历几个重要节点,如今的山海关是一组“城市群”。
这山海关的规模越来越大,不仅仅是军事因素,还因为贸易。
而去年三月以来,山海关的贸易格局又经历了一个极大的变故。
山海关的关城内,有一個镇守府。
至于什么才是大事,朱常洛只要到时仍能说出一二三四五,李太后又能怎么样?
朱常洛有一点倒没哄他。
想对基本上整个儒门出身、主要依赖田土的赋役优免而获利的官绅阶层动刀,自然要有另外一股经济上可供依赖、朝堂上也有力量的人才行。
居中的,是周长近十里的关城。再远一点的长城内外,还有威远、威海、宁海三座小的军堡城。
万历十一年春,紧挨着关城的东罗城开始修建,关城的规模又扩大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