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监国有忧,内禅不可(2/5)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4章、监国有忧,内禅不可(2/5)

做。

    现在太子监国其实就是唯一方法。

    内阁不可能独断专行,大明朝堂诸衙其实很稳定,所需要的必要一环仅仅是宫里的裁断。

    不一定只能是皇帝的意志,特殊时期是皇权的意志就行。

    朱常洛坐着仿佛木头人。

    在他们的心目中,是一个过去毫无存在感、没接受过多少教育的皇子,是一个已经深居简出、一心礼佛、不明如今国情的皇太后。

    诸事由朱常洛先看,再请示一下皇太后,在海量的奏疏和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公忠体国、一片苦心之下,不知趁机可以做成多少事。

    是,司礼监几位大珰是熟练的。

    但冯保之后,没人再敢那么猖狂。

    而监国的太子也毕竟是太子,只要皇帝还在,他们就不必那么畏惧太子,把太子当真看做皇帝。

    反而可以用更高的标准要求他、审视他,积累好素材,必要的时候直接向皇帝、皇太后上本,以劝说的姿态约束他。

    萧大亨发言完毕,殿内又开始沉默。

    过了许久,李太后的声音再次传来。

    “若皇帝难以醒转,又或醒转之后难以视政呢?”

    其实她已经说过一次这个,只不过意思略微有差别。

    赵志皋的呜咽声都小了些,难以控制地往那边望了一眼。

    为什么要这样假设?

    他不能动,群臣纷纷离座跪倒:“陛下得天命和列圣庇佑,必无大碍!”

    一个个的语气都坚信不已。

    李太后在帘后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朱常洛看着他们。

    没有一个人敢于担起这责任。

    王朝的末年,要么一整套制度已经极其稳固、极其有威慑力和惯性,要么彻底崩坏。

    大明就是前者。

    不管地方上已经如何,中枢就是这么稳固。

    上一个逾越了这个职权红线的文臣,叫做张居正,他下场极惨。

    所以没有一个人敢大逆不道地假设皇帝没救了,好不了了。

    李太后在帘后艰涩地开口:“国不可一日无君……”

    这句话却立刻引起了礼部尚书余继登的反对:“臣斗胆,恳请圣母皇太后慎言。如今陛下病重,臣等岂能妄议大统之事?大明开国以来,也不曾有内禅。若陛下随后醒转,臣等如何自处?太后娘娘与殿下如何自处?”

    太上皇帝,大明倒是有一例

本章第2页/共5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