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哭门,大捷(求追读票票)(3/4)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2章、哭门,大捷(求追读票票)(3/4)

的罪孽,日夜不得安寝!你倒听她挑拨,一口一个逆子?”

    “佛祖恕罪,菩萨恕罪,皇帝不知,不知者无罪,万般罪孽罪在信女……”

    “……母后。”面对说话很有逻辑、举止却显得疯癫的母亲,朱翊钧有点害怕,声音都带上了一些哭腔。

    他没忘记母亲听到播州大捷的消息时如闻噩耗的反应。

    “列祖列宗在上,保佑子孙万世……列祖列宗在上……”李太后又磕了几个头,然后过来拉住了朱翊钧的手,“还有两人,查得如何了?又应验一样,又应验一样了啊!”

    朱翊钧手足无措地看着满脸淌泪的母亲。

    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流言纷纷,所为何来?殿下既移宫,陛下此前诸旨明白,何不准了内阁所题三礼敕旨、礼部所拟三礼仪注?如今骤闻皇长子虽移宫而形如囚徒,臣等不哭告陛下求个实情,焉能称忠?”

    “哀哉!痛矣!”

    



    不寄希望于皇帝忽然重整意气、勤勉视政,也不能明白地说希望换个天子、换片天地。

    于是哭!

    这一次,沈一贯也跪了下来哭。



    成敬站在午门的门洞旁边,苦口婆心:“列位大臣,前有王德完妄议宫禁是非,事后明证了是子虚乌有。如今,无非又是一桩流言而已,殿下只是住惯了景阳宫,甫一迁居略有不适。区区热病而已,不日便能痊愈。届时讲筵一开,流言自解。列位大臣又何必如此?”

    沈一贯没说话。

    礼部尚书余继登垂垂老矣,他在太阳底下满头大汗,眼角还有热泪流淌。



    是可忍孰不可忍?

    沈一贯再也压不住汹汹舆情,烈日当头,百官哭门。

    那紫禁城巍峨的午门隔断了内外,这些年来,除了入阁当值的沈一贯和寥寥数个低品办事官吏,无人再能入内。



    皇长子被圈禁这种流言,他没法再为皇帝解释了。

    到底是什么情况啊?

    



    也许十多年前,国本之争有更深刻的含义。后张居正时代的君臣关系,要建立新的秩序。

    但如今,国本之争也隐晦地寄托了群臣的一种期望:大明还能不能好起来?

    



    沈一贯也快以泪洗面了。

    盛夏酷热,人心易躁。讲筵既延,储君遭囚。

    



本章第3页/共4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