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还有多少事情,是如同“空印”一样他不知道的?
而此刻,朱元璋也彻底下定了决心,必须要继续加强皇权!
连自己这种雄才大略的君主,都被这些文官给糊弄了,后世儿孙,恐怕极大概率是不如自己的,到了那时候,文官岂不是要掀了天?
“空印?”
给账簿盖空印的事情,从元朝就有了,属于是官员们的习惯性做法,也从未被明令禁止过,因此为了图方便,官员们都是这么干的。
但问题就在于,元朝是玩包税制的,在包税制的条件下,随便你怎么糊弄都行,毕竟元朝中枢只要求最后收上来钱即可,明朝可不是啊,明朝不仅要求收上来钱,而且要求数字要都对得上。
空印这件事,之所以会闹成洪武四大案之一,核心原因就是它触碰了朱元璋的逆鳞。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不寒而栗!!
朱元璋曾经以为自己对大明的朝堂有绝对的掌控力,但经历了胡惟庸案以后,朱元璋却发现,他已经完全被这朝堂上笼罩的种种欺诈表象所蒙蔽......而空印之事,更是让他的“被蒙蔽感”极大地加强了。
朱元璋从来都没有想过,大明朝堂这个看似平静的海面下,竟然隐藏着如此令他觉得震惊的危机!
所有人,都知道!
而以大明的交通情况来说,如果是距离近的中枢各部、寺,或者是直隶各府、县,亦或是山东、河南、湖广、浙江、江西等布政使司还好,但要是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这些布政使司,那出错一次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如果真的按照规定严格执行的话,那么只要出错,恐怕再来回一趟就得半年不止,如果再出错......画面太美不敢想。
所以,实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但谁都不愿意来回折腾,因此官员们通常会准备好另一套已经盖过大印的空白账簿,以便在到达京城时,一旦账簿出错,就可以拿出来这份带着大印的空白账簿,迅速填上正确的数字并进行二次上报。
听完大孙的简单介绍后,朱元璋没说话,他缓缓地转过身走了十几步,背对着陵墓,望向钟山下的京城。
此时,接到诏令后一起过来的近臣,有些畏惧地向周围退散开来。
看着京城,朱元璋内心的情绪复杂极了,就仿佛刚才还在一望无际的海洋上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