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仁仔细看了一下砚台的款识,一方上面写着“乾隆年制”四字篆书;另一方上面是“康熙”和“御铭”两款钤印和砚铭“以静为用,是以永年”。
何仁一惊,这两方砚台都是御砚!
戴上手套,何仁把砚台翻了过来,发现中间雕刻了一株荔枝,枝干遒劲有力,旁边浅琢荔叶,筋脉分明,而在枝干周围,又有三枚荔枝隐现其间,原来是这么个多子多福。
砚台侧面平坦的地方,阴刻了“吴门顾二娘造”几个大字,是李阳冰的小篆千字文书法体,应该是真品。
两人没说两句话,就以六万块的价格成交。
其实姜老板也不差这几万块钱,跟何仁想的一样,这只是一次简单的试探而已,通过这次讨价还价,姜老板知道何仁并不是外行,不太好忽悠……
魏瑞祥通过两人的讨价还价也看出了姜老板的心思,这是比较正常的情况,可他看向何仁的眼神还是有些不对劲。
这里以前是仓库,现在被姜老板临时改成了会客室,讨价还价也比较方便。
何仁跟魏瑞祥刚刚坐下,姜老板就取出了几块砚台,“两位上眼,这是顾二娘的多子多福端砚。”
何仁没有先戴手套,而是看了一眼姜老板,姜老板抬手示意何仁自便,何仁轻轻抚摸了一下砚台的表面,微微点头,入手温润顺滑,色泽青紫,确实是端砚无疑。
但是文人嘛,总喜欢搞点新花样,各种文房雅器层出不穷,粗略计算一下,大概有个四五十种。
单单放置毛笔的工具就有笔架、笔山、笔格、笔床、笔船、笔筒、笔屏等七八种,材质和造型也是各不相同……
姜老板堆在地上的各种文房雅器至少有一百多件,不过他一点都不担心,值钱的东西他早就已经拿出来了。
主要是何仁这段时间给魏瑞祥的震撼太多了……
为了不让姜老板起疑,何仁假装并不在意那堆文房雅器,而是跟着姜老板进了一间小房间。
“姜老板,明人不说暗话,好东西您怕是早已经挑出来了。我买这些东西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把货架摆满,您看三万如何?”
“三万肯定是不行的……”
文房四宝是读书人必不可少的物件,如果少了一样,就没法写字作画,而文房雅器则不同,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