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北方山水画派之祖(2/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54章 北方山水画派之祖(2/3)



    眼前这幅画上的题跋确实是黄公望所写,这么多字,想要完全模仿黄公望的书法,几乎做不到。

    可是黄公望作为一个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为什么会在一幅仿作,还仿错了的画上题跋?

    就算黄公望也是大善人,想要帮别人多赚点钱,他也没必要把专门给《楚山秋晚图》作的诗写上去。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楚山秋晚图》其实也有两幅?就像是刚才仇英的《兰花图》一样?

    这幅画确实是荆浩所作?

    一念至此,何仁就不淡定了,如果他的猜测没错,这可就是一件传世的国宝,他一定要拍下来!



    “黄公望?那又是谁?”

    何仁无奈了,只好解释道,“元代著名的画家……”

    



    “很有名。”

    何仁把荆浩的基本情况介绍了一遍,补充道,“荆浩的画,民间没有任何交易记录,不过从仿作上来看……仿得比较好的也能卖几百万。”

    “这么牛逼?”



    陈铮指着后面一排鉴藏印和珍藏印,“这么多人盖章,应该是真迹吧?”

    “不见得。”何仁眉头紧皱,“刚才我就说过了,荆浩是开山立派的宗师,他的画即便是在古代也颇为珍贵,自然也有很多人临摹。而荆浩一生画作不算太多,记载中也就五十余幅,如果是临摹得比较好的画,也有收藏价值。”

    “咦?这个鉴藏印……好像是黄公望的。”



    他觉得李思训大亏墨彩;吴道子笔胜于像,亦恨无墨;项容用墨独得玄门,用笔全无其骨;只有张璪笔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能得到他的认可。

    这可不是荆浩吹牛逼,人家是有真功夫的,他确实按照自己的研究,博采众长,提出气、韵、景、思、笔、墨的绘景“六要”,是古代山水画理论中的经典之作,影响了无数画家。

    历代评论家对荆浩的艺术成就极为推崇,北宋沈括《图画歌》写道:“画中最妙言山水,摩诘峰峦两面起。李成笔夺造化工,荆浩开图论千里。”



    陈铮和徐青杰的表情都变了,看向台上绢本画的目光也变得炽热。

    何仁连忙给两人降温,“但是也无法证明真伪,只凭一个款识和钤印没用。”

    



    陈铮和徐青杰显然没听说过荆浩的名字,这倒是不怪他们,毕竟荆浩传世作品太少,生活的年代距离现在也太远,不

本章第2页/共3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