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代笔(2/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53章 代笔(2/3)

这个必要吧?陈少看起来也不是缺钱的人。”

    陈铮的脸色稍缓,“那你说说怎么炒作?”

    “比如把这幅画的实情说出去,然后把这幅画的前两个部分毁掉,只留最后沈周画的半幅和上面的款识,再等两年……”

    “算了,不够麻烦的。”陈铮挥了挥手,“反正我是拿去送人的,有一部分是真迹就行了。”

    何仁耸了耸肩,没有继续说话,本分尽到了就行,陈铮爱听不听,反正他已经决定以后离这人远点,这么一对比,还是徐青杰可爱一些……

    说话间,美女主持人又上台了,“下面是今天最后一件拍品,有请……”

    “最后一件了?”

    何仁一怔,没想到搞了一个拍卖会,还是书画专场,结果就五件拍品。

    “希望最后是一幅书法吧,画都看腻了。”

    何仁话还没说完呢,主持人已经从锦盒里取出了一幅卷轴,何仁一看就泄气了,是绢,看来又是一幅画……



    比较像沈周中年时期的风格……

    不对……何仁又仔细看了看,发现不够柔的是前两幅画卷,第三幅画卷上面只有寥寥几重山峰,和几棵松树,倒是刚柔并济,很像沈周的风格。

    



    何仁无语了,但是他没办法拒绝。要是这幅《秋山图》真是赝品,传出去对何仁的名声也有影响,毕竟他现在算是陈铮请过来的专家。

    仔细一看,还真让何仁看出点问题。

    沈周最擅长的就是山水,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的绘画技巧也不是一朝形成,而是有一个过程。



    晚年的沈周用笔沉稳,浑厚简达,湿润苍茫,雄健而坚实,讲究一个刚柔并济,也被很多专家学者称为“粗沈”。

    问题就出在这里,之前沈周的款识有“丁巳中秋”,表明是他七十岁时写的,但画的风格却不是成熟期沈周的风格。

    山川的笔触确实很粗,也很雄伟,但仔细观摩却发现少了一点势,而且刚是有了,却不够柔。



    引首是“沈石田秋山图”,后面是“邓尔雅篆”,还有邓尔的钤印。

    让何仁有些为难的是,他不认识邓尔……

    但是沈石田他知道,就是沈周,在第三幅画卷上,何仁也看到了沈周的钤印,还写了“石田沈周,丁巳中秋”八个字。



    早期,沈周的山水以细笔为主,四十岁以后博采众长,风格逐渐变得粗犷,笔锋渐

本章第2页/共3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