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先下一城(1/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3章 先下一城(1/3)

    “现场这么多专家,可以让他们评评理嘛。”

    众人的目光都放在了专家评审团上面,有一个穿着唐装的中年男子举手示意,接过话筒之后说道,“何专家说的不错,夏先生把这段史料写进了书里,他也去考证过,应该不假。”

    周伟这下懵了,何仁却继续侃侃而谈,“1959年,范正根大师就曾经制过一把报春壶。那把壶是以墨绿色梅花印模,底角稍瘦而高,没有壶颈。朱老的报春壶则不同,通常以一梅枝弯成壶把,壶嘴略成三弯,同时置有壶颈。”

    说罢何仁又抛出一枚重磅炸弹,“持宝人这把壶就没有壶颈。”

    “嗯?”

    这下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李昱涛见状,立刻让摄影师上前,把画面投在大屏幕上,所有人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台子上摆的那把壶确实没有壶颈,和后世朱可心制造的报春壶不一样。

    何仁又笑道,“恐怕是大家一看到报春壶,就下意识地以为是朱老所制,忽略了这么一个简单的瑕疵,很正常。”

    何仁算是给所有人都找了一个台阶,大家纷纷说服自己就是这样,绝对不是眼力不够。

    周伟哑口无言,他确实也忽略了这个问题……

    何仁继续说道,“大家都知道,朱老还有一套经典壶叫《松竹梅三友壶》,就是没有壶颈的,现在藏于南京博物馆……”

    刚才帮何仁说话的中年专家突然问道,“你的意思是,这不是报春壶,而是三友壶的变种?”

    “也不能这么说。我们都知道,研究新壶型的时候,都有一个过程,而三四十年代,朱老的制壶造诣还没有达到巅峰,所以我猜测,这把壶是朱老在摸索报春壶的过程之中烧制出来的,所以兼具报春壶和三友壶的部分特征。”

    那位专家频频点头,“你说的很有道理,这很可能是紫砂壶历史上一个重大发现。”

    何仁还没有说话,周伟就急声道,“那你怎么确定这把壶是朱老三十年代所制?”

    “我不知道啊。”

    何仁小熊摊手,他又不能说是系统给的时间,只好说道,“我不是说了吗?我只是猜测,具体的时间还需要去考证,不过这把壶肯定不是朱老晚年的作品,而且工艺和品相也确实不算佳品,所以我给的估价稍低,一百万吧。”

    持宝人此时又给了周伟致命一击,当淑淑问持宝人这把壶的来历时,他说道,“这把壶是我爷爷传给我父亲,我父亲又传给我的。据我父亲说,他小时候家里就有这把壶了,

本章第1页/共3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