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乡下的日子过得不如城里头,也不能这么拿人家东西吧?这不知道的还以为搬家呢!
在一大妈依依不舍的送别中,班车“轰隆隆”地开始发动,车屁股冒出一溜儿黑烟,易云平终于踏上回乡之路。
班车上的人不多,易云平又坐在后面,他把大背篓放在自己旁边,两只手搭在背篓边上,把大部分的东西都收进空间,大背篓里只留下两瓶酒,五盒烟,还有半斤红糖,再有就是一些水果糖。
也幸亏一大妈有先见之明,出门在外带着这么多东西怕不安全,给背篓上面铺了两层黏吧啦叽的烂白菜叶子。
晃晃悠悠两个多小时,班车终于在李家沟公社停了,易云平背着大背篓下了车。
回刘家垣村还要走五里路,他背着大背篓出了公社车站往家里走。
等回到村子的时候,已经下午三点多了,大队长刘原家住在大队部附近,是出村的必经之路。
易云平背着大背篓,直接去敲门:
“六大爷,六奶奶,在家不?”
果不其然,屁股决定脑袋!
晚上,易云平躺在床上,等叔叔婶婶睡着了,心思一动,整个人进了空间。
易云平心里“咯噔”一跳,暗道一声:姜还是老的辣。他倒是一下子没想到这一层,当即朝易忠海点头:
“哎,叔您说得不错,我们大队长人确实挺好,以前我妈在的时候两家也经常走动。”
易忠海一听侄子这么说,知道这是听明白自己话了,当即满意地点点头:
一大妈点点头:“哎,也确实该买些东西,以后云平在村子里的日子能好过一些。”
易云平以前看电视剧的时候,觉得一大爷这位“道德天尊”是怎么看怎么讨厌。
可如今,他成了易忠海侄子,只觉得这亲叔叔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易云平感觉到了易忠海的目光,不过他并不在意。设身处地地想,这要换了他,肯定也要仔细审查审查,毕竟事关自己后半辈子的养老,马虎不得。
“婶子,您这儿屋子暖和,顿顿吃饱,我有什么不适应的,主要我进城就是来治病的,如今病好该回去了。”
“村子里冬天虽然不用下地干活了,但也有不少事情,我也要回去忙活。”
“嗯,那就好。”
说完,又扭头看向一大妈:“你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