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怎么能滥杀无辜!”
“闭嘴!”双喜喝叱一声,“咱们这些人,算命吗?大明朝死的太监少吗?你们怕是不知,当年在京城。王爷身边的人惹怒了皇太孙,老皇爷一怒之下杀了一千多人!”
“而今天偏在皇太孙驾临的时候闹刺客,出了人命!”
“这可怎么办呀?”
“闹刺客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咱们都是伺候主子的,哪像刺客呀?”
周围,几个太监已是小声哭了起来。
“别哭,没出息的!”双喜骂道,“锦衣卫就是怀疑刺客在咱们中间,也懒得问了,所以干脆来个斩草除根,有杀错没放过!”
说着,咬牙道,“不能束手待毙!”
周围的太监头目,眼睛都亮了起来。
“你们附耳过来!”双喜话音落下,身边多了几颗脑袋。
夜风,吹动篝火,长夜格外漫长。
坐在空地上的太监们,却眼神发亮。太监是个矛盾的群体,若是有一致的敌人,他们格外团结,格外相信自己人。
双喜的话,通过口口相传,传到他们耳朵里。
忽然,几个太监站了起来,冲那些看守他们的侍卫而去。
“坐下,谁让你起来的?”
“屙屎!”
“回去!”
“杂家都要死了,屎都不让屙吗?”
“回去,上前者死!”
“兄弟们,冲过去,冲出条活路来呀!”
瞬间,看守的侍卫们被数百太监淹没。王府中,无数的侍卫和锦衣卫,抽刀蜂拥支援过来。
而这些太监中,一个身影却朝着另一个方向狂奔。
“呵呵!”朱允炆冷笑两声,“本王这是招惹谁了?哎!”说着,摇摇头,一脸苦涩,对身旁太监道,“双喜,你跟他们去吧!”
叫双喜的小太监一愣,身子不自然的抖两下,低声道,“是!”
渐渐的他们发现,看守他们的不是锦衣卫,而好似是王府的侍卫护军,不安的心慢慢稳定下来。数百人聚集在一起,围成一团,窃窃私语。
马场边,一座三层小楼中。朱允炆冷脸望着窗外,神情被夜色笼罩,让人看不清楚。
他身旁,一个穿着八品太监服饰,十五六岁容貌俊美的小太监,默默的低着头,看着自己的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