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道静(3/4)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4章 道静(3/4)

兄长,也没什么恭敬的!”

    “本王少年好学,也不大喜欢和他玩在一起。长大后,忽然之间身份天差地别。现在兄弟重逢,该怎么招待他,本王还真心中没底!”

    “香车宝马,古玩玉器,美女乐师,本王这里都没有。偏偏他还不喜读书,不喜欢儒士,也不喜欢你们这样的和尚!”

    “皇太孙殿下对天下僧人是苛刻了些,不过那是他未见过真正的佛法!”道静笑道,“若他见到老僧,便会知,天下僧人也不全是浮夸阿谀之辈。”

    “那倒也是!”朱允炆笑道,“不过佛法这事,你和他说,怕是要弄巧成拙!”

    “您越这么说,这皇太孙老曾非要斗胆一见!”道静笑道,“还请千岁成全!”

    朱允炆忽然大笑,盯着对方良久,“好呀!届时他要在你这清幽庙中,架锅炖肉,可别怪本王事先没说!”

    “本寺风景正好,正宜饮酒作乐!”道静止笑道。



    想了许久,朱允熥默默叹了一口气。

    他有着后世的灵魂,可以站在上帝视角。所以注定了,所有事必须亲历亲为。也注定了,许多事要遇到很多的阻力乃至压力。

    



    官员和勋贵,老爷子是根本不怕的,但为什么还要等呢?

    历史上大明之所以衰败,就是凡事都要等,且犹豫不决,以至江山残破。而后清代入关,在汉人谋士辅佐之下,充分吸取了大明朝的国策教训。

    以屠刀收税,以武力推行改革,从顺治到雍正。先是取消了丁税,以人头授田,使得被地方大族还有各级官吏隐藏的人口,迅速出现在户籍上。然后再摊丁入亩,取消各级特权,财政皆操于中央。



    正是这些,也才使得国家富强,足够他们不肖子孙,卖国败家近半个世纪!(1)

    现在大明如日出升,武功浩大。正是大张旗鼓,放开手脚之时。有些事若现在不做,留到日后,那便成了顽疾。小病成大病,最后无药可医。

    “哎!”



    历朝历代,不是没有先贤看到这一点。古人也曾说过虚君实相之言,也曾想过中枢内阁治国。

    但,华夏政权的本质,是至尊就是至强。

    而且一旦大权旁落,帝国必然是一阵腥风血雨。



    顺治到雍正,这些种种政策,才使得国家强盛起来。也正是因为这些政策,满清从顺治开始直到乾隆,才有底气有资本,一次次的扩展疆域。



本章第3页/共4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