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都是外国专家对咱们进行技术封锁,真是想不到,我老周竟然能有对着外国人说出这句话的机会!”
周永航对着电话滔滔不绝地讲了好几分钟,说到最后眼眶里面都带上了一些泪花。
他作为跟杜义山一样,跟随新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一路走来的老技术人员,实在是太期待能有扬眉吐气的一天了。
虽然这架运7-200A上面还有很多零部件都是外国制造的,甚至连这架飞机的原型都是仿制而来的。
但至少,现在那上面终于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核心技术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别人还在纸面上的东西,我们已经实现了。
这种体验……
“我理解你们想要造出一架性能先进的客机,但在想要跑步之前,至少要先学会走路,这样蛮干是有可能导致机毁人亡的!”
霍金特的中文很好,只有在讨论技术问题时,由于担心表达不准确才会使用英语,所以这两句话还真让他说出了几分气势。
“霍金特先生,我们当然不是蛮干,实际上刚才进行的那次试飞,就是在验证一种颤振控制的新技术,所以现在我们有能力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给飞机换装新的机翼。”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外国顾问平时或多或少都是带着俯视的态度看待华夏航空工业的。
谁让你比人家落后呢!
可是这一次的情况完全不同。
周永航放下电话,看着大概是因为刚刚上楼太快加上有些紧张正微微喘着粗气的霍金特笑着说道,还顺手拿出茶杯给后者接了杯水。
听到这个回答的霍金特明显松了口气,接过茶杯坐在了旁边的沙发上:
“既然没有出现问题,飞机为什么要回到总装车间?毕竟现在是适航认定的关键阶段,最好不要对技术状态进行变动。”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周永航简直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畅快。
平心而论,在603所请到的外国专家中,这个英国来的霍金特算是最负责任的一个,平日里也不吝于向华夏工程人员传授一些自己的经验。
刚才松了口气的霍金特呼地重新站起身来,甚至连杯子里的水都洒出来了些许:
“可是我之前已经告诉过你们,那个新机翼装在飞机上会很容易诱发颤振,安全性根本得不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