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食堂前方的案桌上,则摆放着大盆的饭菜羹汤,提供给需要的人自行打取。
还有用甑蒸熟的粟饭,就着陶鬲端上来,黄灿灿地冒着热气。
也和羹汤一起摆放着,供大家自行打取。
吃多少打多少,管饱,但是要爱惜粮食,不允许任何浪费。
但有浪费,一律重罚。
还有一大罐罐黑乎乎的豆豉,这是由煮熟的大豆发酵制成,腌制时放足了盐。
接受不了的人嫌它臭,但却是普通庶民们的下饭神器,也是供人自行打取。
最后被厨后众伙夫们端上来的,是用大陶盆装着的菜羹、肉食和猪、羊杂汤。
扑腾腾地冒着热气,肉香味四溢,简直不要馋哭了人。
当几只大陶盆都搬来放在食堂前打餐的案桌上时,石冰看着两盘猪羊肉食和三大盆猪羊杂汤,不由惊喜:“今天是什么日子,晚餐竟是如此丰盛,我以前过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古人还没有春节,只有冬至节。)都从来没有吃过这么丰盛!”
石勒则拿着木勺在羹汤里一搅,先打了一勺汤,咦了一声:“连羹汤都不止有膏油,还有肉。”
的确,羹汤里绿油油地飘着些各种绿色菜叶,以及厚厚一层油,还点缀着红褐色的肉沫。
石勒径自打了一碗汤,满足地先喝起了羹汤,而其余人则是眼巴巴地望着三大盆肉香四溢的荤菜。
“下面,教你们在扎马步的同时抖大枪,抖大枪,也称为抖杆子功,”陈安接着继续教导。
“古代的将军在战场上挥枪,一枪扎去,人家一挡,枪头反弹,反而可以把敌人的兵器打落,因为枪杆子有弹性。”
“纵马奔腾的时候,人视野特别开阔,这样骑马就不知不觉获得了放松,也就不觉得累了。”
“而同样的道理,人晕船的时候,站在甲板上,边吹着风,边张眼瞭望辽阔的江面海面,晕船的状况也就能得到大幅度的缓解了。”
“所以,扎马步的时候,不但一起一伏,劲要到位,同样也要眼光放开阔,有登高望远的意境在里面。”
“这些都是生活中就有的道理,只是人们平时忽略了,越平常的事物越容易被人们忽视,是前辈先贤们把它们总结起来,融进了功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