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敕勒歌中(3/5)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72章 敕勒歌中(3/5)

下的功夫可不是闹着玩的。宋志一个突刺,一名汉军士兵被捅穿胸膛,应声倒地,旁边一个汉军士兵抽刀就要砍向宋志的面门,如果是普通士兵,可能这个时候就必须要躲闪了,但是宋志艺高人胆大,刺刀一时拔不出来,他干脆就不拔了。

    吴应麟的人马一从本部分出,战场上就出现了空档,象山阵地上的宋志能很明显看到,吴应熊的大阵缺了一块,再加上吴应熊正在调整部署,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宋志咔嚓一声给自己的火铳装上刺刀,大吼道:“将士们,狭路相逢。”

    “勇者胜!”

    比如在后世的拿破仑战争中,双方先是隔着一百米排队枪毙,然后渐渐进入冲击距离,随即老近卫军一马当先,率先发起刺刀突击,密集如林的刺刀给敌军带来的心理威压是致命的,很多士兵看见老近卫军突击,立马就会溃散。

    放到这里也是一样,兴华军一直都在用火铳远距离杀敌,但是当这群杀神一般的人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冲到面前的时候,说实话,哪怕是满蒙将士,都会吓尿,更别说汉兵了。

    “他妈的,放箭!放箭!”吴应熊挥舞着战刀嘶吼道。谁不知道要是被这群疯子突进来会是什么后果,大批的汉军弓箭手在吴应熊的命令下张弓搭箭,就要对冲下山的兴华军来一顿箭雨覆盖,可是谁能想到,宋志和步兵军的将士们竟然抢先打出了一轮火铳,虽然是刺刀突击,但是他们的火铳里还装填了一发铳弹,就是留到近处的时候排铳齐射。

    虽然史书上动不动就是百万大军混战的记载,但那实际上都是吹牛,古代人打仗,第一是喜欢号称人数,比如明明十万人,非要号称八十万。第二是古代史书对于数字不太敏感,往往用虚数或者一个大概的数字来表达战争的规模庞大,战况惨烈,所以史书上总是会有伏尸百万这种字眼,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夸张的手法。

    比如夷陵之战,上来就是火烧连营,击败蜀汉七十万大军,刘备白帝城托孤。要知道,当时经过汉末战乱,整个华夏人口也就在几千万人,还被各个势力瓜分,蜀汉在三国中还是实力最小的一个,根据后世多方考证,蜀汉全国总人口也就几百万,总兵力也就十万人,还要留下一部分兵力看守国内,所以刘备能带去的最多几万人马,硬是被夸张成了几十万。

    但是这一次,桂林会战,双方真是一点水分都没有,结结实实八九十万人在这里交战,所以水师上岸几千人,对于这么多兵马来说,还真就什么都不是。

    “刺刀突击!兴华军必胜!”

本章第3页/共5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